WSPs工作小组应根据供水单位管理情况,选择行政部门负责人、供水单位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牵头,人员还应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卫生、给排水处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供水管理人员、管网维修维护人员及接受过供水工程技术有关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应涉及供水系统从水源到用户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应包括当地水源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卫生监测人员。必要时,还可以吸收部分用户参与(图2-2)。
除工作小组成员外,还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顾问参与WSPs,如:①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气候学家,讨论气候对水质的影响;②公共卫生或水质方面的专家,对水质进行评价预测;③水文或水利方面的专家,对水资源的利用给予意见建议;④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提出意见建议。
图2-2 WSPs工作小组
负责确定供水单位WSPs机构设置与人员落实。
定期对WSPs进行总体绩效评估。
定期组织评审和修正WSPs。
协助WSPs工作组对供水单位各部门进行监督。
负责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WSPs知识培训。
搜集供水系统的详细资料,并实地考察供水系统,建立并确认流程图。
对供水系统从水源到用户各个环节(包含各类水处理剂)的潜在危害进行识别。
将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制成危害评价工作表格,并进行危害评价。
针对显著性危害建立关键控制点,设立关键限值进行控制。
对WSPs实施以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