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共有231家设有超声医学专业的医疗机构参与数据上报。其中,公立医院182家,包括三级综合医院81家(35.06%),二级综合医院86家(37.23%),三级专科医院9家(3.90%),二级专科医院6家(2.60%);民营医院49家(21.21%)。各地级市及各类别医院分布情况见表3-6-1。
表3-6-1 2020年辽宁省超声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抽样医疗机构分布情况
1.超声医患比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超声医患比平均为1.63人/万人次,其中以葫芦岛、本溪、盘锦等城市超声医患比较高,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朝阳、辽阳、营口市超声医患比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图3-6-1)。
图3-6-1 2020年辽宁省超声医患比
2017—2018年辽宁省超声医患比呈下降趋势,2018—2020三年辽宁省超声医患比逐步上升。2017—2020年辽宁省超声医患比变化情况见图3-6-2。
图3-6-2 2017—2020年辽宁省超声医患比变化
2.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学历分布情况
2020年我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医学科医师学历构成以学士为主,达到55.26%,学士以下占17.80%,硕士占21.73%,博士所占比例最低,为5.21%(图3-6-3、图3-6-4)。
图3-6-3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学历分布情况
图3-6-4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学历总占比分布情况
3.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职称分布情况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医学科医师职称构成比以主治医师所占比例最高,为38.85%,住院医师占比26.28%,副主任医师占比22.68%,主任医师占比12.19%(图3-6-5、图3-6-6)。
图3-6-5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职称分布情况
图3-6-6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职称总占比分布情况
4.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年龄分布情况
2019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医学科医师年龄构成比>35~45岁占比35.64%,>25~35岁占比33.07%,>45岁占比30.70%,≤25岁占比0.59%(图3-6-7、图3-6-8)。
图3-6-7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年龄分布情况
图3-6-8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科医师年龄分布情况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每日人均超声工作量为24.46人次,其中以朝阳市、辽阳市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葫芦岛市、本溪市、盘锦市、阜新市、丹东市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图3-6-9)。
图3-6-9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每日人均超声工作量以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较高,二级综合医院最低(图3-6-10)。
图3-6-10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
2017—2019三年辽宁省超声医师日均承担超声工作量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人均日工作量23.70人次到2019年30.48人次,2019—2020年辽宁省超声医师日均承担超声工作量有所下降,降至24.46人次(图3-6-11)。
图3-6-11 2017—2020年辽宁省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变化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仪器质检率平均为96.26%,其中营口市、铁岭市、盘锦市等市高于平均水平,丹东市、锦州市、抚顺市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图3-6-12)。
图3-6-12 2020年辽宁省超声仪器质检率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住院超声检查48小时内完成率平均为92.77%,其中抚顺市、辽阳市、锦州市、丹东市、铁岭市、大连市、鞍山市明显高于平均水平,阜新市、朝阳市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图3-6-13)。
图3-6-13 2020年辽宁省住院超声检查48小时完成率
2019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危急值通报率平均为90.99%,丹东市、抚顺市、朝阳市、锦州市、沈阳市、铁岭市、本溪市、盘锦市、阜新市危急值通报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大连市、鞍山市低于平均水平(图3-6-14)。
图3-6-14 2020年辽宁省超声危急值通报率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危急值通报率以二级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最高,为100%,二级综合次之,三级综合及民营医院危急值通报率明显低于三级医院(图3-6-15)。
图3-6-15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危急值通报率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平均为99.49%,各城市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比较相近(图3-6-16)。
图3-6-16 2020年辽宁省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比较均衡,三级综合医院略低于平均水平(图3-6-17)。
图3-6-17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报告书写合格率
2020年辽宁省医疗机构乳腺病变超声报告BIRADS分类率平均值为89.29%,辽阳市、营口市、抚顺市、铁岭市明显高于平均水平,阜新市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锦州市、鞍山市略低于平均水平,其余市医疗机构乳腺病变超声报告BI-RADS分类率较为接近(图3-6-18)。
图3-6-18 2020年辽宁省医疗机构乳腺病变超声报告BI-RADS分类率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乳腺病变超声报告BI-RADS分类率比较接近,民营医院略高于平均水平,二级专科和三级综合医院略低于平均水平(图3-6-19)。
图3-6-19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乳腺病变超声报告BI-RADS分类率指标
1.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平均为76.63%,抚顺市、辽阳市报告明显高于平均水平,阜新市报告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其他城市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比较接近(图3-6-20)。
图3-6-20 2020年辽宁省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差别不大,三级专科医院及民营医院稍高(图3-6-21)。
图3-6-21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超声报告阳性率
2.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平均为81.80%,锦州市、抚顺市、辽阳市报告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营口市、大连市报告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其他城市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比较接近(图3-6-22)。
图3-6-22 2020年辽宁省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差别不大,三级综合医院稍高(图3-6-23)。
图3-6-23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住院超声报告阳性率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胎儿重大致死性畸形在超声筛查中的检出率平均为0.05%,营口市、铁岭市检出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本溪市、丹东市检出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医疗机构胎儿重大致死性畸形在超声筛查中的检出率比较接近(图3-6-24)。
图3-6-24 2020年辽宁省胎儿重大致死性畸形在超声筛查中的检出率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平均值为84.05%,锦州市、铁岭市、沈阳市、鞍山市、盘锦市高于平均水平,丹东市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图3-6-25)。
图3-6-25 2020年辽宁省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
2020年辽宁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以三级专科医院最高,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和民营医院超声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二级专科医院超声诊断符合率最低(图3-6-26)。
2017—2020四年辽宁省超声诊断符合率以2018年最高,达到86.73%,2017年最低为79.59%,2019—2020年超声诊断符合率无明显波动,2019年为84.36%,2020年为84.05%(图3-6-27)。
图3-6-26 2020年辽宁省各类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
图3-6-27 2017—2020年辽宁省超声诊断符合率变化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乳腺癌超声诊断准确性平均为74.28%,营口市、抚顺市报告明显高于平均水平,鞍山市、盘锦市报告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医疗机构乳腺癌超声诊断准确性比较接近(图3-6-28)。
图3-6-28 2020年辽宁省乳腺癌超声诊断准确性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介入并发症发生率见图3-6-29,其中锦州市超声介入并发症发生率最高,沈阳市最低。
图3-6-29 2020年辽宁省超声介入并发症总发生率
2020年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介入各类并发症构成比例见图3-6-30,其中介入出血发生率最高,为77.22%,介入感染发生率次之,为17.72%,介入临近脏器损伤发生率及介入神经损伤发生率相当,均为2.53%。
图3-6-30 2020年辽宁省超声介入各类并发症构成比例
1.超声医师配置情况。超声医患比各城市间明显不均衡,其中葫芦岛市的超声医患比为邻近城市朝阳市的2倍左右,全省各医疗机构中博士所占比例较低。
2.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辽宁省各地市医疗机构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略有差距,以朝阳市超声医师日均承担工作量最多,平均达31.55人次,这与超声医师配置有关。朝阳市超声医患比最低,因此每位医师需完成的工作量较多。
3.超声仪器质检率。是反映超声仪器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其中丹东市超声仪器质检率较低。
4.超声危急值通报率。辽宁省各市之中,大连市危急值通报率明显低于平均值;此外,民营医院超声危急值通报率明显低于其余类型医疗机构,可能与大连市各医疗机构以及民营医院对危急值的理解及关注程度不足有关。
5.乳腺病变超声报告BI-RADS分类率。阜新市明显低于平均值,说明该市对于乳腺病变分类规范的认识尚不足。
6.乳腺癌超声诊断准确性。其中,盘锦市及鞍山市乳腺癌超声诊断准确性明显低于平均值,说明该地区对乳腺癌的诊断仍需加强。
7.超声介入并发症发生率。各市至今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各市超声介入医师之间的操作规范性及熟练程度有关。
1.对于医师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质控中心将进一步了解原因,对于朝阳市等市超声医患比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日均承担工作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城市,建议扩大医师队伍,从而改善医患比,降低这些城市医师的工作量,以保证医疗质量。
2.定期检查各市超声仪器,尤其针对丹东市等超声仪器质检率较低的城市,增加仪器检查的频率,并设立监督机制,以保证医疗质量。
3.针对危急值、超声报告阳性率和诊断符合率的问题,应加强各医疗机构对指标的理解并对医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4.规范各市乳腺超声报告,对乳腺病变超声报告BI-RADS分类率低的城市,如阜新市,及乳腺癌超声诊断准确性较低的城市,如盘锦市及鞍山市,定期进行超声医师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5.针对超声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仍需加强各地超声介入医师对潜在并发症认识并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规范超声介入医师的操作,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医师的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