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Colles骨折用三人整复法。先由助手对抗牵引,持续1min,术者用双手手掌挤压,先矫正侧方移位再矫正掌背侧移位,患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复位成功。
如外踝骨折,其复位要点是:①充分利用踝关节的解剖特点复位;②充分发挥踝关节的内、外翻,旋转功能,纠正内、外踝骨折移位。复位成功的标准是达到关节面平整,光滑。一般牵引力不需要很大,不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胫腓骨双骨折,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牵引矫正重叠移位,手法复位矫正前后内外侧移位,再利用压垫稳定骨折端即能收到满意效果。
例如肘关节后脱位,选用“推肘尖复位法”。术者用双手握住前臂上段,由掌侧向背侧拉,使鹰嘴与肱骨下端分离,并用拇指推鹰嘴,同时助手在牵引时屈肘关节,即复位成功。颞颌关节脱位选用口腔内复位法,其要点是两拇指尖置于最后一颗牙齿上,用力向下压、向后推,有松动感之后,两拇指抬起并迅速向齿外滚动,以防咬伤拇指,即复位成功。再如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其手法要点是患者仰卧位,用宽布带绕胸背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握肘和手腕部肘屈90°向患侧牵引,术者立于健侧,用双手拇指推肱骨头由内向外,当肱骨头有移动感时即复位成功,若无移动感,则上下移动肱骨头,松解骨端与软组织的嵌压,然后再推肱骨头即可复位成功。应注意:①第二助手的牵引要持续,但用力不可过大,以免血管神经损伤;②术者推肱骨头的拇指尖,着力点要准,拇指下有肱骨头滑动感即可复位,若无活动感,多为软组织嵌压在骨端上,其特点是肱骨头多有旋转,皮肤表面不平,或内陷,要先松解嵌压,再推肱骨头向外,才能复位成功。
例如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手术疗法损伤大、固定难、疗效差,采用“三步复位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例如胫骨平台骨折,肱骨内外髁翻转移位骨折、髌骨翻转移位用撬拨复位法。
例如尺桡骨骨干双骨折,利用夹挤分骨和前臂旋转达到复位目的。其要点是夹挤分骨要用力,反复进行,达到骨折端向中间移位得到矫正为止。尺桡骨的掌背移位复位原则是先复位稳定型骨折,非稳定型骨折不能单靠手法达到复位目的,要充分利用压垫作用,稳定断端。桡骨骨折要利用前臂的旋转,发挥旋转肌群的牵拉力,迫使骨折复位成功。
例如骶髂关节错缝、腰椎小关节紊乱等。斜扳法的操作要点:①利用剪力作用;②用力要稳重有力;③动作范围由小到大,直到爆发性一次成功,最后的动作是成功之关键;④切忌蛮干。
例如落枕,采用旋转法,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操作要点:①准备手法:患者端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背后,用拇指、示指、中指揉捏痉挛肌肉,而后用小鱼际肌滚揉,捏舒斜方肌,以上手法反复2~3次。②旋转法:术者两手托下颌和枕部,上提牵引,缓慢前屈后伸头颈,然后待患者不备时,突然旋转头颈,常能听见“咔”的响声。最后再用轻手法揉捏颈部肌肉结束。
注意事项:①准备手法必须要做;②旋转幅度应在10°~15°之间;③手法应轻柔、正确,不生搬硬摇,以免发生意外。
(梅 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