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pressuresore)又名褥疮,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是骨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压疮多因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所引起,久病卧床,受压部位气血瘀滞,血脉不通,经络阻隔,气血亏损,毒邪内侵,肌肉筋骨失养则溃腐成疮。
压疮的预防关键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因此,要求做到“六勤一好”,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营养好。交班时要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1.保持床单的整洁,避免潮湿刺激,患者衣服、床位、床铺应保持柔软平整、无皱折,床单应清洁、干燥、无渣屑;被服污染要及时更换。
2.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应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经常更换体位,一般每2h翻身1次,最长不超过4h,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要经常检查受压皮肤的情况,用温水擦浴并行局部按摩或红外照射。若发现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翻身后蘸少许50%乙醇或润滑剂,倾倒于手掌中少许,用手掌大、小鱼际肌紧贴受压皮肤,进行向心性按摩,力量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10~15min。也可以用电动按摩器按摩。对酒精过敏者,用热毛巾敷后涂润滑剂按摩。
4.增加营养的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及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外营养。
5.患者入院后,用0.5%碘酊局部涂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臂部、髂部、骶尾部、耳郭、枕骨结节、肩胛部及足跟等处,每次翻身后用消毒棉签蘸取0.5%碘酊,对受压骨突出部位由中心向外涂抹,待干后,再涂一次。
6.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常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烦躁情绪,加上缺乏对压疮的认识,患者对翻身时带来的疼痛和不适难以忍受。
7.中药汤剂的预防,压疮患者多为久卧引发,许老认为“久卧伤气”,许老常以四君子汤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可加用一些活血通络之药。
治疗压疮应该及早开始,原则是解除患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一度压疮应定时按摩、变换体位,局部酒精涂擦或红外线照射,若炎症显著,可用0.5%新霉素溶液湿敷。二度压疮可外涂抗生素软膏后覆以无菌纱布。三度压疮应进行清创处理,溃疡小者可外用0.5%硝酸银湿敷,以祛除感染。同时可外用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的药物。溃疡大而清洁者可采用分层皮片移植,或覆以全层皮瓣。对坏疽性溃疡应祛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后再做上述处理。对于创面脓液宜经常培养并做药敏试验,从而指导选择敏感抗生素外用。若无全身感染迹象,一般不需系统使用抗生素,此外对于重症患者应加强支持疗法。
1.中医疗法
治法:
益气通络,养血润肤。
方药:
许老自拟方。
黄芪15g 党参15g 白芍10g 鸡血藤15g
当归10g 川芎5g 红花10g 丹参15g
伸筋草15g 银花15g 连翘15g 陈皮10g
若肉腐溃脓,可加白芷、桔梗,拔毒排脓;若肉腐不脱,可加炒山甲、炒皂刺。
中成药:
八珍丸、人参养荣丸。
如伴有感染的患者其病机多为气血不足,热毒内蕴。方用八珍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以外用为主,剂型可为散剂、膏剂、油剂。也可用中药的熏洗等。外用剂型可适当地加大药物的剂量。许老对于患者局部红肿者,以金黄膏合散瘀膏薄敷。溃烂初期,创面表浅者,外用消炎生肌散。形成创面者,应以生肌玉红膏外用。
(梅 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