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

(一)骨折的处理方法

1.祛除病因

包括避免再次外力打击,病理性骨折的原发病治疗等。

2.复位

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复位时间越早操作越容易,效果也越好。如果骨折时间较长,周围组织肿胀、挛缩、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可能给手法复位造成一定困难。对于关节内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者、手法难以复位者、手法复位失败者或陈旧性骨折位置不良,可行手术切开复位。

3.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于稳定位置4~6周,使损伤的关节囊、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得以修复。固定的时间根据个体的情况而定,时间太长易发生关节僵硬,太短则骨折断端不能达到很好的连接,容易形成再移位。另外,股骨颈骨折,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等骨折愈合速度较慢的固定时间应适当延长。胫骨平台骨折等松质骨、关节内骨折愈合较快的应早解除固定,但是下地负重时间应适当地延长。许老在这一阶段并非一味强调固定,更为强调的是功能的恢复,许老认为不必过分强求解剖复位,应将无痛的关节功能放在治疗的首位,而骨折愈合情况在最次位。如肱骨外髁颈骨折运用甩肩疗法为其动静结合思想的体现,通过微动逐步纠正残余错位,同时可以松解粘连的作用。另一方面,许老也非常重视骨折的愈合问题,强调对骨折愈合起促进作用的间断纵压作用,如胫骨骨折通过使用足跟敲击地面刺激断端及间断纵压作用。

4.功能锻炼

在固定期间要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伸缩活动,邻近肢体及其他关节的主动活动。固定解除后,逐步进行患处邻近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切忌粗暴的主动、被动活动,也可配合使用理疗、按摩等手段,促进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二)脱位的治疗方法

1.祛除病因

包括避免再次外力打击,病理性骨折的原发病治疗等。

2.复位

(1)手法复位:

关节脱位以手法复位为主。复位的原则是将脱位的关节端按原来脱出的途径原路返回。具体方法参照《中医骨伤科学》上的复位方法,对于受伤机制的询问、还原受伤时体位至关重要。复位成功的标志:①被动活动恢复正常;②骨性标志复原;③X线片显示已复位。

(2)手术复位

适应证:①手法复位失败者;②伴有关节内骨折;③软组织嵌入;④陈旧性脱位。

3.固定

关节脱位均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等损伤。其修复需要时间,故复位后应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一般2~3周,陈旧性脱位者固定时间适当延长。如果固定时间过短,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易致习惯性脱位,应以注意,对于习惯性脱位患者,明确了病因后方可制定手术方式。

4.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应加强功能锻炼,包括邻近关节、肌肉的被动运动,以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肿、避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硬。固定去除后,要加强脱位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锻炼,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化性肌炎甚至再脱位。许老对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更为强调,常在患者损伤早期固定时,就使用中药外敷通过活血化瘀减少纤维化粘连组织。解除固定后,又使用中药外用熏洗,松解关节及周围粘连组织,帮助关节加大活动度。 mppkAxN4p/bVTBwtE7rZloSfv9qJrJkHSLNYX4qK2UrjP0rAnvgPE7ur1ei58U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