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全面检查,综合分析,抓主要矛盾

“标”与“本”,是中医治疗疾病时用以分析各种病证的矛盾、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的治疗理论。“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与“本”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标”与“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从正邪两方面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疾病而说,病因为本,症状是标;从病位内外而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原发病(先病)为本,继发病(后病)为标。总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义,“标”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义。

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复杂的疾病,常常是矛盾万千。因此,许老在治疗时关注分析其主次缓急,便于及时合理地进行治疗。急则治其标,指标病危急,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如许老在病患剧痛时,首先止痛。但许老先会分析疼痛的原因,绝不会因此掩盖病情,通过优先治疗疼痛让患者恢复信心,配合下一步的治疗。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治疗本病。缓则治其本,指标病不甚急的情况下,采取治本的原则,例如,年轻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许老在治疗时,注重治其本,强调扶正为主的思路。许老认为本病病位在脊柱、腰、髋,与肝、肾、督脉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从根本上可以概括为“肾虚督滞”,肾亏精虚是本,督脉阻滞是标。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素体虚弱,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濡养督脉,肾督亏虚,风寒湿之邪乘虚侵入督脉,筋脉失调,血液阻滞而成本病,终至脊柱强直、屈伸等活动功能严重受限。标本同治,指标病本病同时俱急,在时间与条件上皆不宜单治标或单治本,只能采取同治之法。如膝痹病,许老认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是脾肾阳虚,实为痰瘀痹阻,临床许老常用加味阳和汤,温补脾肾以固本,化痰活血以祛邪,标本同治。如肾不纳气之喘咳病,本为肾气虚,标为肺失肃降,治疗只宜益肾纳气,肃肺平喘,标本兼顾;又若热极生风证,本为热邪亢盛,标为肝风内动,治疗只能清热凉肝,息风止痉,标本同治。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临床中要认真观察,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正确且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aTsgD0Tn7Vt/F+3OQHNzA2FXO9qvJjRdIVEIfK27aNyaZ+FaOHJtUTFAOkDZh87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