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骨伤微动逐步复位法的形成与发展

微动逐步复位是在外固定状态下,通过肌肉收缩或外界间断施力使骨折或脱位局部得到逐渐复位,但都将其放置于骨折整复的次要位置上,而主要用于矫正残余移位。许老倡导用微动逐步复位法治疗损伤严重的骨干粉碎性骨折和关节部位骨折,其根本是追求骨折复位、愈合和功能恢复三位一体同步进行。这一整复观念的更新促使许老在固定方法、功能和锻炼方式和时间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现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三步复位法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

三步复位法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是许老总结的经验疗法。该法将手法、牵引和压垫夹板对骨折的约束力融为一体,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尤其是该法中推崇在碎骨处采用大压垫,既可通过肌肉收缩对移位骨块进行挤压复位,又可防止压垫对伤损局部肌肉皮肤造成压疮。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大体复位,矫正骨折重叠、旋转及成角移位。在对抗牵引下,术者用双手掌根前后内外四周端挤,达到骨折大体复位的目的。第二步整复骨折大骨块,在第一次复位后3~5日执行,根据X线片,针对移位情况,在对抗牵引下,术者用双手拇、示、中指前后或左右向中线挤压,矫正大骨折块的侧方及旋转移位。第三步捏合碎小骨块,缩小骨间隙,在第二步整复后3~5日,根据拍片情况,在轻度牵引下,术者用双手拇、示指捏挤对合尚不够紧凑的碎小骨块。并用合骨法由四周向中线对挤以缩小骨间隙。在执行上述三个步骤同时注意下面三个问题:其一,根据病情对骨折采用2~4块压垫放置,对大骨折碎片放置大压垫,一般为3cm×5cm大小,以防止位置误差引起骨折撬起和预防压疮产生。其二,每次整复后即可做握拳、屈伸肘关节和摆肩运动,逐渐加力和扩大活动范围。其三,视患者肌肉强弱,在第1~2步整复后,在前臂近端酌情放置1~1.5kg沙袋,在纵轴力线上牵引,对抗肌肉的收缩力,以利于维持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整个治疗融手法、固定和功能锻炼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许老“治骨重筋肉”的主导思想,尤其是对粉碎性骨折局部主张使用大压垫,既减少了局部压强,保护了局部伤损的软组织,亦有利于肢体运动时肌肉收缩对骨折主碎块的“肌泵挤压”复位效应。因此,许老已将大压垫使用技术延伸运用到股骨干、胫骨等部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病例:

邵某,男,28岁,车祸伤及左臂致使左肱骨干中下段粉碎性骨折5小时,他院手法整复不效而于1999年4月22日就医。X线片提示左肱骨下段骨折处有3块骨折碎片,大者约为0.2cm×0.7cm×0.5cm,左上臂明显肿胀,采用三步复位法治疗,骨折局部放置大压垫,前臂上段放置1.5kg沙袋;内服活血利水,行气止痛中药5日。4月30日复查,上臂肿痛基本消退,骨折大体复位,对线良好。给予局部挤压捏合后重新夹板固定。5月28日拍片复查,骨折对线良好,局部已有骨痂生长,解除固定,进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后功能恢复正常。

按语:

本例骨折因遭受暴力强大,故呈粉碎性骨折,且肢体肿胀明显,骨折不稳定而软组织损伤大,难以一次性完全复位,采用三步整复,利用手法整复和肌肉收缩运动相结合,使骨折局部得到微动的应力刺激,以促进骨折愈合,最终获得复位好,骨折愈合快的佳效。 2Xg4AWuBAOP6HtBOXCX5iSBdWzDUeR28NWMHeABsXwr9i2mjooRjWjk3EzN7lH9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