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β-酮硫解酶缺乏症

【概述】

β-酮硫解酶缺乏症(β-ketothiolase deficiency,BKD),也称线粒体乙酰乙酰基辅酶A硫解酶(T2)缺乏症(mitochondrial acetoacetyl-CoA thiolase[3-oxothiolase]deficiency),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β-酮硫解酶缺乏导致异亮氨酸代谢障碍和肝外酮体分解减少引起,临床以酮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有机酸尿症为主要特征。1971年,自国外学者首次报道BKD的临床表现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已报道超过100例患者。其发病率为1:333 000~1:111 000,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发病率为1:960 600。

【病因】

β-酮硫解酶在异亮氨酸代谢和酮体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催化异亮氨酸代谢过程的2-甲基-乙酰乙酰基辅酶A分解为乙酰辅酶A和丙酰辅酶A,并在酮体分解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催化乙酰乙酰辅酶A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乙酰基转移酶-1( ACAT1 )基因突变是BKD的病因。当 ACAT1 基因突变引起酶活性缺陷时,异亮氨酸的正常分解代谢和肝外酮体利用受到阻滞,导致大量酸性中间代谢产物和酮体积聚在血液和组织中,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

ACAT1 基因定位于11q22.3,基因全长约27kb,包含12个外显子及11个内含子,在其cDNA翻译后加工及修饰形成包含394个氨基酸的β-酮硫解酶。自1971年第1例BKD患者被报道以来,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HGMD)共收录 ACAT1 基因104种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切突变等;大多数是单个核苷酸变异,也有部分DNA片段的缺失及重复报道。

【临床表现】

婴儿及儿童期起病,表现为反复的难治性呕吐及重症酮症酸中毒,伴有萎靡、脱水、呼吸急促、昏迷等临床表现。通常有明确诱因,可在禁食、胃肠道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应激或过量摄入蛋白质后急性起病。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糖升高或正常,部分出现低血糖,血气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血氨可以正常或轻度升高,肝肾功能正常,尿酮体阳性。可反复出现酮症及酸中毒,发作间期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表现为正常。约1/5的病例出现神经系统的改变,表现为认知障碍、智力发育落后、锥体外系异常及脑卒中的症状,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发现白质广泛的脱髓鞘,基底节区在T 2 可见对称性高信号改变。

患者可能在早期无症状,在新生儿期或高危人群中通过血、尿代谢筛查时被诊断。起病年龄、发作频率与预后并无明确关联。发作随年龄增长有减少或停止趋势,多数病例随访发现其生长发育未受影响。反复发作及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诊断】

1.基因诊断标准

ACAT1 基因检测到致病变异。

2.临床诊断标准

通常有明确诱因,可在禁食、胃肠道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应激或过量摄入蛋白质后急性起病,临床上有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呕吐合并酮症酸中毒者要警惕该病。常规检测可见尿酮体阳性,血气分析pH降低,部分患者可有血糖明显升高或降低,血氨浓度正常或升高。血常规和肝功能多无明显异常。血串联质谱检测酰基肉碱谱可见血3-羟基戊酰肉碱(C5OH)、3-羟基丁酰肉碱(C4OH)及异戊烯酰肉碱(C5:1)浓度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可见尿2-甲基-3-羟基丁酸(2M3HB)、甲基巴豆酰甘氨酸(TIG)及2-甲基乙酰乙酸(2MAA)明显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硫解酶活性明显降低。

【治疗】

1.急性期治疗

应及时给予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液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解除发热、感染等诱发因素,静脉输入葡萄糖以减少蛋白质持续分解、保证热量供应,同时补充左卡尼汀促使患者体内蓄积的酸性代谢产物排出。若急性期治疗及时,病情可以快速缓解,患者可以恢复至完全正常。

2.缓解期治疗

病情缓解后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给予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饥饿并口服补充左卡尼汀。另有研究报道,胰岛素对BKD患者非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有确切疗效。

病例8

1.病情简介

患儿,男,1岁7个月,因“纳差3天,呼吸急促2天,抽搐2次”入院。患儿此次系初次发病,病程中先有呕吐,随后出现精神差,呼吸急促,抽搐。

2.体格检查

昏迷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6分,深大呼吸,吸氧下面色及口唇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心肺腹查体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病理征阴性。

3.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pH 7.219,PaCO 2 18.9mmHg,PaO 2 129.3mmHg,SO 2 98.3%,Na + 123.1mmol/L,K + 3.55mmol/L,iCa 2+ 1.10mmol/L,Lac 0.2mmol/L, 7.8mmol/L,SBC 11.6mmol/L,BE -17.3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并呼吸性碱中毒(失代偿),低钠血症。尿常规示:尿酮体(+++),血氨:109.3μmol/L,CK-MB增高,考虑为心肌损害。血清各类氨基酸测定提示C4-OH、C4-OH/C3升高。

4.遗传学检测

全外显子组的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携带父源性 ACAT1 基因c.395C > T(p.A132V)杂合变异及母源性外显子4-12 del杂合缺失变异。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395C > T(p.A132V)变异未见文献报道,但同一位置碱基发生的其他变异c.395C > G(p.A132G)为HGMD报道的已知变异;外显子4-12del变异未见相关文献及数据库报道。根据ACMG评级指南,上述两个变异均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结合临床表现故确诊为β-酮硫解酶缺乏症。

5.治疗经过

入院后因患儿年龄幼小,在严重酸中毒合并酮症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故考虑代谢性脑病不能排除,予查血清各类氨基酸测定、尿筛及遗传代谢病综合检测,同时给予营养脏器,对症治疗,治疗1周后,患儿精神反应好转,代谢性酸中毒已纠正,血氨降至正常,尿酮阴性,好转出院。指导患儿出院后低蛋白饮食,避免饥饿及感染,后未再发作,现随访中。

(楚建平 王娟 张华)

参考文献

1.DAUM RS, LAMM PH, MAMER OA, et al. A“new”disorder of isoleucinecatabolism. Lancet, 1971, 2 (7737): 1289-1290.

2.CATANZANO F, OMBRONE D, DI STEFANO C, et al. The first case of mitochondrial acetoacetyl-CoA thiolase deficiency identified by expanded newborn metabolic screening in Italy: the importance of an integrated diagnostic approach. J Inherit Metab Dis, 2010, 33 (Suppl 3):S91-94.

3.NGUYEN KN, ABDELKREEM E, COLOMBO 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 of 41 patients with beta-ketothiolase deficiency:10 years' experience of a medical center in northern Vietnam. J Inherit Metab Dis, 2017, 40 (3): 395-401.

4.洪芳,黄新文,张玉,等.浙江省新生儿有机酸尿症筛查及随访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6(3):240-247.

5.顾学范.临床遗传代谢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8-159.

6.ABDELKREEEM E, OTSUKA H, SASAI H, et al. Beta-ketothiolase deficiency: resolving challenges in diagnosis. J Inborn Errors Metab Screen, 2016, 4: 1-9. dS8C9VG2zBBOUypubAZHL/p2tzFgMnZu/1OnWe0K7Ig5qJ1RnC1o7cVbplDv81E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