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营养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营养健康教育的目标

营养健康教育以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为中心,通过提高个体或群体营养素养,促进个体或群体积极参与营养改善,做出有利于营养健康的决策,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与生活方式,达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目标,降低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营养健康教育的重点包括合理利用天然食物资源、纠正营养缺乏和不平衡、改善营养状况等。营养健康教育常在学校、医院、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中进行。

二、营养健康教育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营养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个体和群体的膳食和营养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传授的技能、开展的行为指导都应适合目标人群的实际需要,既要让目标人群听得懂,也要让目标人群做得到。如在开展减少食盐摄入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既要帮助目标人群掌握过咸饮食的危害,也要介绍具体的可操作的限盐方法。

2.针对性原则

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的个体面临的营养健康问题通常也不同,应遴选不同的营养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在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前,应对目标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3.科学性原则

所有营养健康信息均需遵循科学、循证、准确原则,需在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方法。

4.通俗性原则

通俗性是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基本要求。应使用最简单的语言,采用目标人群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理论讲解。 rW5vRMS4LTlF5ihUETz8VN14nAh1To+EQudCgkxFdXfbsKNwHKU65Wm7PMgphx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