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头晕、头胀、失眠、便秘、心慌、腰酸、耳鸣
——哪些高血压患者适合看中医

李阿姨患有高血压,平时规律服用西药降压药,但血压时高时低,并不稳定,同时有很多不适感受,包括时常感觉头痛头晕,口苦口臭、口干喜冷饮,口周生疮,手足心热,腰酸,食欲差,睡眠不好、多梦,小便灼热而频,4~5天排一次便、大便干结等。为了降压和缓解不适,她求助于中医治疗,在继续服用西药降压药的基础上,配合了杞菊地黄丸和当归龙荟丸,没几天,不仅血压平稳多了,各种症状也明显减轻,她不禁感叹中医药的降压效果。那么中医药是怎么降血压、改善症状的呢?哪些高血压患者适合看中医?又该如何选择中药呢?

小课堂

1.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年龄越大,高血压的发生风险越高,在老年群体中,半数以上的人患有高血压。故对老年群体开展高血压防治及保健尤为重要。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人体气血阴阳失调的结果。一个健康的人,若气血阴阳处于平衡状态,血压就容易调节在平衡状态;当气血阴阳失衡时,如气血不足(老年人尤为多见),为保障血液供应,就会升高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重在“调理”,通过中药的寒热温凉属性或其他非药物疗法,恢复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使升高的血压下降,或使波动较大的血压趋于平衡。

2.哪些高血压患者适合中医药治疗

中药治疗高血压虽然不如西药服用方便,降压幅度也不如西药明显,但是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新发现的轻度高血压,或有家族史的高血压前期患者,或更年期高血压等,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调理一段时间,血压多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然后辅以中药代茶饮等方法,可延缓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可推迟首次服用西药降压药的时间。

(2)血压不稳定、波动较大的患者,中医药可以针对患者不同体质和特点,调整机体恢复平衡,减少血压波动。

(3)临床症状较多(如头晕、头胀、失眠、便秘、心慌、腰酸、耳鸣等),或服用西药有一定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使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整体不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对于高血压病程较长、血管硬化较重、血压较高、合并症较多的患者,则应该在心血管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西药降压药,辅以中药,中西医互补,促进血压达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减少心、脑、肾损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长期预后。

3.高血压中医证型及药物选择

(1)偏于潜阳泻火:

此类患者多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型,表现为头痛头晕、口干口苦、口渴喜饮、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

药物选择:可选用平肝潜阳、清火息风的方药。代表方:天麻钩藤饮。中成药可选用当归龙荟丸清肝泻火、通便导滞,还可选用脑立清片、牛黄降压片、全天麻胶囊、天麻钩藤颗粒及松龄血脉康胶囊等。

(2)偏于化痰祛湿:

此类患者多为痰浊蒙窍型,常表现为眩晕、头沉重感,头部有被蒙住、裹住的感觉,或有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液,吃得少,容易困,睡得多等。

药物选择:可选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的方药。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中成药可选择半夏天麻丸、眩晕宁颗粒等。

(3)偏于滋补:

此类患者多为肝肾阴虚型,可有头晕眼花、眼干涩、口干、耳鸣耳聋、腰酸腿软、肢体发麻、足下无根、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表现。

药物选择:可选用滋养肝肾、填精益髓的方药。代表方:左归丸。还可选择杞菊地黄丸,具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常用于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患者。

(4)补泻同用:

此类患者常同时兼有上述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及肝肾阴虚症状。

药物选择:可选用滋阴潜阳之品。代表方: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选用清脑降压片、知柏地黄丸等。

上述药物须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知识扩展

1.穴位按摩辅助降压

穴位按摩是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方式,激发人的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一种防病治病方式。通过对头部穴位的按摩、刺激,可以缓解精神紧张,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善血管的弹性,减少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调整血压。按摩耳穴降压沟、曲池穴、太冲穴等穴位,还具有即时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血压的波峰,选择相应时间段进行穴位按摩。

按摩耳穴降压沟

2.中医茶饮辅助降压

中医茶饮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借鉴茶饮方式,将中药直接泡饮,以此来防治疾患,达到治疗、养生保健和调理的作用。其方法简便,适合老年人使用。下面推荐几种降压茶饮。

(1)菊明降压茶:

配方为白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将上2味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具清肝降压、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习惯性便秘者。

(2)山楂二花茶:

配方为山楂、金银花、菊花各25克。将上3味放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片刻即可。代茶随饮,或每日3次。具有健脾、清热、降脂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者。

(3)杜仲茶:

配方为杜仲叶、优质绿茶各等分。将上2味共制粗末,混匀,用滤泡纸袋分装,每袋6克,封贮于干燥处。每日1~2次,每次1袋,沸水冲泡10分钟,温服。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脏病,伴腰痛、腰酸等症者。

误区解读

服用中药调理血压,就可以停用西药降压药

中药调理血压见效的时间因人而异,若服用中药后就贸然停用或减用西药降压药,会引起血压波动,严重者可导致血管破裂、心脑肾损害等不良后果。所以,在服中药的过程中,不可自行停用或减用西药降压药,特别是长期服用西药降压药的患者。某些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有可能逐渐减停西药降压药,但是必须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最好在专科门诊医生的监测指导下进行用药调整,同时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

(徐 浩)

答案:1.D;2.D;3.× aWcFn5P0KfeS1zVicKuzool+Mr0NoqsLh71cHmNst0OklDLGUQSrN18JWubpH4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