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慢性咳嗽之咳嗽变异性哮喘

一、西医部分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CVA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国内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约占慢性咳嗽原因的1/3。有些哮喘患者肺功能已有明显下降,但咳嗽仍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也有部分典型哮喘患者在喘息症状缓解后,咳嗽成为主要症状。

1.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但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也同样存在这些诱发因素。

2.诊断

应根据慢性咳嗽病史及特点、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抗哮喘治疗的有效性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可有效缓解咳嗽是CVA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但仍有部分(约30%)哮喘患者对单纯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反应不佳,不建议将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作为一条诊断标准。但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变异率可作为一条诊断标准。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高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增高有助于CVA的诊断。推荐采用以下诊断标准(1A):①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平均变异率>1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抗哮喘治疗有效。

3.治疗

CVA的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比单用ICS或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能更快速和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推荐使用ICS和支气管舒张剂(β 2 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1B),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建议治疗时间至少8周以上,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2D)。②如果患者症状或气道炎症较重,或对ICS治疗反应不佳时,建议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0~20mg/d,3~5天)(2C)。如果口服激素治疗无效,需注意是否存在诊断错误、支气管激发试验假阳性,或其他疾病如早期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或存在一些影响疗效的因素。③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CVA有效,能够减轻患者咳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缓气道炎症(2B)。少数对ICS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可能有效。疗程及对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4.预后

部分CVA患者会发展为典型哮喘。病程长、气道反应性高、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高是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长期吸入激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典型哮喘的发生。

二、中医部分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常伴咽痒、喷嚏等鼻咽部不适,属于中医学“咳嗽”“风咳”范畴。

CVA的咳嗽呈发作性,伴反复咽中痒感,痒似虫行,又无法抑制,以及过敏因素,均反映了该病的风邪特点。风邪是本病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

1.病因

风挟外邪(寒、热、燥邪)从口鼻、咽喉、皮毛而入,导致肺气郁闭,升降失司,肺管不利,气道挛急所致。

2.病机

风动气逆,肺气失宣。

3.治疗理念

笔者采用“辨病+辨证”方法,选用加味脱敏增免汤,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辨证施治。兼热者,加清肺化痰之药;兼寒者,加辛温散寒之药;兼燥者,加养阴润燥之药;咽痒咳嗽剧烈者,加缓急收敛止咳之药;“久病入络”,日久兼瘀者,当予活血通络之药;“金水相生”,咳久及肾者,兼予补肺肾之品。

4.基础方

加味脱敏增免汤。
组成:

苍耳子6g,地龙20g,炙麻黄6g,杏仁12g,百部12g,乌梅12g,蝉蜕6g。

方解:

苍耳子配地龙,具有通窍脱敏、通络定喘之功,为笔者常用对药之一;炙麻黄配地龙,麻黄辛温,地龙性寒味咸,寒温平调,具有疏风解痉、止咳平喘之功,为治疗风邪咳嗽的常用对药。炙麻黄配杏仁,炙麻黄辛温宣散,专疏肺郁,宣泄气机,与杏仁一宣一降,宣肺止咳,调畅肺的升降气机。乌梅、蝉蜕亦为常用对药,乌梅酸涩、敛肺止咳,蝉蜕甘寒、宣散风热而能透疹止痒,药理研究有抑制变态反应作用,二者一散一敛,共奏祛风止咳、脱敏除痒之功。百部,甘润苦降,微温不燥,专攻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皆可用之。《名医别录》:“百部根……主治咳嗽上气。”全方以地龙、蝉蜕、苍耳子、乌梅疏风脱敏为主;炙麻黄、杏仁、百部共为角药,调畅气机升降、宣肺止咳之力强,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常用加减:

(1)风热者,常有咽痒,少量黄痰,加炙枇杷叶、黄芩、射干、牛蒡子。

(2)风寒者,伴清涕、喷嚏,加桂枝、细辛、白芷、防风。

(3)伴鼻干、咽干、口干明显者,加麦冬、玄参、黄芩、天花粉。

(4)伴黄痰、口干、口苦者,加黄芩、鱼腥草、瓜蒌等。

(5)伴久病,舌质暗红,考虑久病入络,加丹参、赤芍、当归。

(6)伴乏力、汗出、畏寒或亚健康状态,加防风、灵芝。

(7)伴腰背酸困、小便不利,加熟地黄、狗脊、杜仲、葛根、白茅根。

(8)缓解期常可联合膏方,调补肺肾。

5.中成药

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可选用的中成药有苏黄止咳胶囊、肺力咳胶囊、通宣理肺丸等。

6.病案

王某,女,35岁。初诊日期:2019年5月15日。

主诉:

反复咳嗽、咳痰2个月,加重10天。

现病史: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少量白痰,伴咽喉不利,自服甘草片后症状略有好转,但症状反复发作。平素对香水、油烟等气味敏感。近10日咳嗽症状再次加重,遇风或剧烈活动后加重,口服甘草片无缓解,就诊于我科。

现症见:

咳嗽、咳痰色白,伴鼻塞,咽喉不利,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既往史:

过敏性鼻炎病史5年,间断口服鼻炎康、氯雷他定等药物。

查体: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咽部充血。

辅助检查: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88ppb。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增高,激发末可闻及哮鸣音。

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处方:

苍耳子6g 地龙10g 乌梅10g 蝉蜕10g 炙麻黄6g 杏仁12g 百部10g 桂枝10g 细辛3g 防风10g 桔梗12g 生甘草6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药后咳嗽症状大减,继服1周,症状缓解。

[按语]

患者系过敏体质,现慢性咳嗽,反复发作,结合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明确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上采用辨病加辨证,在加味脱敏增免汤基础上加减。此外,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治疗当肺鼻同治,方能达到预防疾病反复的目的。治疗2周后,患者咳嗽、鼻塞症状缓解,嘱其每于伏天行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冬季采用膏方调理,改善过敏体质。 A+8RUmlK0gl2EovMLjJVz3VlhFPL+M+4ZBlO3lWnTZdUBgqZEV198r5G/Vl3gO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