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正常人的脊柱从背面看应该是呈一条直线的,但如果有一个或多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一侧弯曲,就是脊柱侧弯,又叫脊柱侧凸。
其中Cobb角的大小是对于任何脊柱畸形严重程度最基本的描述。Cobb角大于10°即可称为脊柱侧弯。Cobb角是组成侧弯最倾斜的椎体之间成角。
通常根据测量Cobb角的大小评估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40°,中度脊柱侧弯Cobb角为40°~59°,重度脊柱侧弯Cobb角为60°~79°,极重度脊柱侧弯Cobb角为>80°。
1.剃刀背,背部有不对称的隆起,一侧胸廓塌陷,一侧隆起。
2.躯干部有咖啡牛奶斑,背部异常毛发。
3.双肩不等高,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
4.女孩双侧乳房发育不均,左侧的乳房往往较右侧大。
目前没有确切科学证据表明坐姿不良会导致脊柱侧弯,但良好坐姿有利于维持正常脊柱序列及形体姿态,所以纠正孩子的不良坐姿是十分必要的。
1.姿势性侧弯。
2.腰腿疼痛,如椎间盘突出症、肿瘤。
3.双下肢不等长。
4.髋关节挛缩。
最常见的脊柱侧弯类型,与基因和遗传具有一定关系,但病因不明。又叫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主要由胚胎时期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而导致。
分为神经源性和肌源性,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萎缩症等。
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胸廓成形术等胸部手术引起的脊柱侧弯。
如代谢性、营养性或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弯。
可以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肩膀是不是高低不对称,或者骨盆是不是倾斜。
通过亚当测试来自测是否存在脊柱侧弯。测试方法: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合十向前弯,另一人从后方检视背部是否有不对称的突起。
怀疑存在脊柱侧弯的患者,可及时前往骨科就诊。骨科专科医生可通过初步触诊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侧弯。
进一步确诊脊柱侧弯,可通过脊柱拍摄X线片或磁共振检查来明确。
不是。脊柱侧弯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三种方式。
适用于10°<Cobb角<25°的患者。
1.正确认识“脊柱侧弯”,对脊柱侧弯有适当的关注。主要观察双肩不等高、双下肢不等长、剃刀背等特殊临床表现的变化。
2.定期测量身高、坐高。
3.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生长高峰期需每隔3~6个月前往医院复查X线一次,一般情况每6~12个月前往医院复查一次。
4.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基础锻炼及脊柱侧弯特殊训练。
5.通过对镜联系,调整平衡,纠正姿势进行自我调整。
支具治疗适用于25°≤Cobb角<45°,骨骼发育未成熟,侧弯柔韧性较好,愿意配合的患者。主要以控制侧弯畸形进展为主。
适用于Cobb角≥45°的患者。目的为防止侧弯进展,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功能。
1.通过内固定器械强力矫形,包括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前后联合等方式。
2.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患者,一般采用生长棒撑开术(在脊柱两侧置入一个支撑系统)与内固定术相结合的方案。
3.对于脊柱畸形极重度的患者,则通常采用头盆环牵引术(头上装一个环,骨盆装半个环,两个环之间有4根能够伸缩的支撑棒,通过调整杆的长度,矫正脊柱畸形)与内固定术相结合的方案。
目的是保持脊柱良好的柔韧性,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调节平衡,提高心肺功能。
1.吊单杠 双手紧握单杠,掌心朝外,身体悬空时保持头部居中且与脊柱尽量成一条直线,腰背以下部位放松,两小腿自然伸直并拢,双手间距离保持与肩同宽。在向上拉时,屈臂带动身体向上,使单杠接触到颈前锁骨处后停2~3秒。随后呼气,再使身体慢慢下降到起始姿势。重复8~10次为1个周期,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2.飞燕式腰背肌锻炼 锻炼时俯卧于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20~30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1个周期,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3.低位伸展运动 在垫子上做四点支撑的姿势。先缓慢举起左手,保持身体平衡,再缓慢举起右腿,感受举起的手脚拉伸身体的感觉。然后缓缓放下手脚,再换另一侧操作。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可用瑜伽球辅助。
4.运动过程配合深呼吸,有助于纠正脊柱的旋转,减小剃刀背。
5.其他推荐运动 瑜伽、普拉提和太极。
训练原理为配合臀腰运动及肩背运动进行侧弯凹侧肌肉拉伸,常见的方法为施罗斯疗法,依靠辅助器械(梯子,瑜伽球等)进行站立位或跪坐锻炼。
1.支具是由医院技师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做,不宜随意在外购买成品进行佩戴。
2.支具佩戴后有1~2周适应期,若出现明显不适应即刻返院调整。
3.原则上支具每天必须佩戴23个小时以上,睡觉时也应佩戴,只有在洗澡、锻炼时才可以暂时摘除。家属应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衣服来遮蔽支具。
4.身体某些矫正处皮肤会受压发红,应在支局内穿柔软的贴身衣物,同时每天局部热敷,用润肤露按摩,避免皮肤破溃影响支具佩戴和矫形。
5.患者刚佩戴时,由于身体不适应和抵触情绪,需要家属耐心护理并监督佩戴情况,尽量避免斥责患者,应多鼓励患者。
6.在佩戴支具期间,每日安排约半小时的锻炼,防肌肉萎缩。锻炼时取下支具,可选择单杠、游泳、健身操、扩胸运动等运动。
7.根据患者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每年应更换支具,重新定做。注意如为女性患者,应注意胸部和胸廓的发育,如支具对胸部产生明显挤压时应及时更换。
8.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每3~6个月复查X线,了解侧凸进展情况。
9.若随访发现每年Cobb角进展>5°,总的侧凸角>45°,则需要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