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显微镜是复杂的光学仪器,其精密度较高,价格昂贵,易损坏且不易恢复,使用不慎极易造成巨大损失。除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外,还需合理而有效的维护和保管。
1.使用前应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不可将显微镜上的螺丝旋钮任意旋转,以免造成严重的破坏;显微镜在装配工艺上精密度要求较高,因此安装过程中要经过严格复杂的调试,使用中如随意拆卸很难准确恢复。
2.正确开机、关机 开机时先连接电源,再打开镜臂上的总开关,机器自检;用毕,先关总开关,再断电源。不可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硬拉或转动镜臂。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当液体、油污、血渍污染镜头时,切记不可用手、抹布、纸来擦拭镜头,因为手、抹布、纸常带有很小的沙砾,会在镜面上划出痕迹;当镜面有灰尘时,可用专业的清洁剂(无水酒精),用脱脂棉擦拭,如污垢严重擦不干净,不要强行擦拭,要请专业人员来处理。
4.照明系统内有极精细的装置,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到,不可用手指或其他物品伸入照明系统中,有可能导致意外的破坏甚至无法恢复。
5.手术结束后,应切断手术显微镜电源,收拢相应线路,不能扭曲,将显微镜擦拭干净,横臂收拢,悬挂好脚踏,旋紧制动手轮,底座的刹车锁定,再把显微镜镜臂升至最高适当位置,并将光学单元移至不易碰撞处,罩上防尘罩,置于清洁干燥的贮藏室。手术室或贮藏室内必须设有空气除湿设备。
6.显微镜出现零件损坏时,需请专业工程师维修更换,切勿擅自尝试维修,非专业人员操作可能导致显微镜损坏加重。
7.尽量固定在一个房间使用,由专人负责定期养护,延长使用寿命。
1.显微镜的照明灯泡,灯泡的寿命与灯泡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密切相关。灯泡开启亮度应由弱到强,在弱光时应持续亮一段时间,再开到强光,以避免突然的高压冲击损坏光源,开启后尽量到使用完后再关掉灯光。备用灯泡应该有所准备,以备及时更换,若灯泡损坏更换时,一定要对系统清零,以免给机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为了满足手术过程中对手术部位的选择,视野大小、清晰度的要求,医生可通过脚踏控制板调节位移光圈、焦距、高低等。调节时要轻动、慢进,到达极限位置时,要立即停止,超时空转会损坏电机而导致调节失灵。
3.显微镜的光学零件易生霉、生雾和脱胶。因此,要避开高温、潮湿、温度骤变和含有酸碱腐蚀性气体环境。整机存放应离墙1m。室内湿度不应超过60%~65%。
4.光学镜片表面若沾有手印、污斑或其他污染时,禁忌用手、纱布或其他粗糙布料擦拭镜头。应用脱脂棉花蘸95%酒精(或无水乙醇)和乙醚混合液(1∶4~1∶1,气温偏低时乙醚比例可增大),轻轻擦拭镜头。
5.显微镜的镜头在每次用完后,尤其是梅雨季节,应将其从支架上拆下,放入专用镜箱内,内置硅胶干燥剂,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6.采用冷光源和导光纤维者,对导光纤维应注意保护。导光纤维是一束数万根玻璃纤维丝组成的光缆,刚柔适宜,但不能用过大的力量拉伸;弯曲时,弧度不宜过小,更不要压上重物,以免折断或压断玻璃纤维丝,影响照明度。
7.各机械调节活动部分,应定期进行保养清洗,以去除油污,并注上润滑油。
(潘钦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