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舌诊的意义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且改变鲜明,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如《临症验舌法·临症以验舌为准统论》所曰:“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瘥、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症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一般认为,舌质主要反映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等变化情况;舌苔主要反映病证寒热的深浅、邪正的消长变化。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和主病是一致的,若见舌质与舌苔变化不相一致时,应结合全身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1.判断正气盛衰

舌质红润,舌苔薄白而润,提示气血旺盛,脾胃健旺;舌质淡白,舌光无苔,提示气血亏虚,胃气胃阴衰败。

2.辨病位深浅

舌苔薄白,舌底络脉稍粗,疾病初起,病位相对较浅;舌苔厚,病邪入里,病位偏深;舌质红绛,热入营血,病情较重;舌底静脉增粗、迂曲,瘀血日久,病情缠绵。

3.区别病邪性质

白苔多主寒邪;黄苔常主热邪;腐腻苔多主食积、痰浊;舌黯或舌边瘀点、瘀斑主瘀血。

4.推断病势进退

舌苔自白转黄,变为灰黑色,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到重,病情发展;舌苔由润转燥,多是热邪渐盛而耗伤津液;舌苔由厚变薄、由燥转润,常常是病邪渐消,津液复生。

5.估计病情预后

舌胖瘦适中,活动自如,淡红润泽,舌面有苔,是正气内存,胃气旺盛,预后多佳;若舌质枯晦,舌苔骤剥,舌强或偏歪等,多属正气亏损,胃气衰败,病情危重,预后多凶。

应注意的是,舌的变化只是全身生理病理变化在局部的一个反应,临床应用时应结合其他诊法,进行综合分析,方符合四诊合参的原则。 BajMki8SDaiqnCLIj9V0njBA0pben4tSTLH39jnCXxz4+LxvT+82TceGfb9xCs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