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望舌

望舌象,又称为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的络属关系与舌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可通过舌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来,因此舌质、舌苔、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变化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医学依据。

望舌,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三方面。舌质又称舌体,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化生,所谓“胃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病邪凶吉进退。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之神气》中说:“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鲜明,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明润而有血色者生,枯黯而无血色者死。”

正常舌象,是活动灵活,舌质淡红,舌面有薄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描写“淡红舌,薄白苔”。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是统一的,其主病往往是二者的综合。如内有实热者,多见舌红苔黄而干;病属虚寒者,则多见舌淡苔白而润。同时亦有舌苔变化不一致的情况,需四诊合参,加以综合判断。 +GgNBxxOrrIPIUyqTXpBYhDSLo+/gi+I1Ot0RMGbIAnDKU0nWCdCN3PF6Tlnyp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