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望神

在疾病的诊察过程中,对“神”的诊察为望诊法之首要任务和关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望神就是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功能状态,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因此,望神在望诊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形诊、色诊、目诊、姿态诊中,均应首先重点诊察神之有无,以此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顺逆。

“望神”乃诊法之灵魂。望神实际上是医生与患者“以神会神”的过程,医者对患者的第一印象能够对患者整体状态做出初步的判断。石寿棠在《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中提出:“以我之神,会彼之神。”他强调医生在诊察患者时,应当做到“清心凝神,一会即觉”,认为:“人之神气,在有意无意间流露最真。医者清心凝神,一会即觉,不宜过泥,泥则私意一起,医者与病者神气相混,反觉疑似,难于捉摸。此又以神会神之妙理也。”

望神应重点观察患者的目光、神志、面色和形态。望神的内容包括得神、失神、假神,此外神气不足、神志异常等也应属于望神的内容。 XJb7oMMEjP3l2TuKgn7W5iKx0P75D7+dUXkf8GFxWPe+D6WgUjtC1yrShDckpU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