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甲状腺滤泡癌

病例一

1.病史概要

患者78岁女性,因发现颈前肿物10余天入院。

2.常规超声图像

甲状腺右叶增大,下极见不均匀偏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周边见低回声晕,与被膜紧邻,分界欠清,CDFI示肿块周边见环状血流信号,内部较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5-1。

3.超声造影图像

甲状腺肿块稍早于周围腺体组织增强,达峰后呈不均匀高增强,内部可见裂隙样无增强区域,与被膜分界不清,边缘见不完整薄环状增强,晚期与周围腺体组织同步、缓慢、不均匀消退,呈稍高增强。见图1-5-2、ER1-5-1。

图1-5-1 甲状腺滤泡癌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肿块灰阶超声图像;B、C.甲状腺右叶肿块CDFI图像

图1-5-2 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图

A.甲状腺肿块造影12s图像;B.甲状腺肿块造影20s达峰图像;C.甲状腺肿块造影47s图像

ER1-5-1 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视频

4.超声造影诊断要点

超声造影多表现为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同步增强,达峰时呈高增强,内部可见裂隙样、轮辐状、小片状无增强区域,边缘常见完整或不完整薄环状强化,消退时较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可同步或缓慢消退。

5.鉴别诊断

需要与甲状腺腺瘤相鉴别,甲状腺腺瘤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有完整包膜,边界光滑,周边呈环形血流,一般呈低阻频谱;甲状腺腺瘤通常有声晕,超声造影通常表现为从周边开始向内部不均匀增强,可见周边环状增强,内部轻度增强或等增强,程度小于周边,达峰时结节整体呈高增强,而廓清时结节通常晚于相邻甲状腺实质呈缓慢消退。

6.病理诊断

甲状腺滤泡癌包裹性血管浸润型。

病例二

1.病史概要

女性,58岁,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8个月,患者无发热、疼痛、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气管压迫、心动过速等不适,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可触及肿物。

2.常规超声图像

常规超声显示甲状腺左叶实性肿物,局部呈瘤样向外膨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呈多结节样改变,结节周围低回声晕厚薄不一,CDFI示结节周边血流丰富,可见半环状血流信号,见图1-5-3。

图1-5-3 广泛浸润型甲状腺滤泡腺癌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横切面示甲状腺左叶明显增大;B.甲状腺左叶纵切面示甲状腺左叶实质回声不均匀,呈结节样改变;C.左侧颈内静脉图像示甲状腺实质呈瘤样向外突出,伸入左侧颈内静脉中远段管腔内;D.CDFI图像示甲状腺结节周边较丰富血流信号

3.超声造影图像

超声造影后可见左叶形态不规则,被膜不连续,左叶内肿物部分突出于被膜外,肿物上部与颈内静脉管腔内相连,呈高增强,肿物消退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与腺体外组织界限不清,并侵犯左侧颈内静脉,见图1-5-4、ER1-5-2。

图1-5-4 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图

A.注入造影剂后11s,颈内静脉肿物开始增强;B.注入造影剂后12s,肿物上部与颈内静脉管腔内肿物相连,呈高增强;C.注入造影剂后22s,甲状腺左叶肿物消退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D.注入造影剂后34s,肿物边界不清,增强程度低于周围腺体组织

ER1-5-2 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视频

4.超声造影诊断要点

(1)增强早期病灶内部呈不均匀弥漫性高增强,增强水平通常高于周围腺体。

(2)与周围腺体分界不清,边缘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增强范围较常规超声扩大。

(3)多无周边高增强环,部分可见不规则高增强环。

(4)广泛浸润型滤泡腺癌可破坏被膜向腺体外生长,表现为腺体被膜连续性中断,造影可以显示病灶累及周围组织范围。

(5)颈部淋巴结及颈内静脉可有一定程度侵犯。

5.鉴别诊断

甲状腺滤泡癌广泛浸润时,需要与较大的甲状腺滤泡腺瘤鉴别。滤泡癌增强早期造影模式与典型滤泡腺瘤类似,多为高增强、早增强,但滤泡癌内部新生血管分布不均,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内部不均匀高增强、增强范围扩大、无周边增强环或周边增强环厚薄不一,并且癌与周围腺体分界不清,可以累及被膜及腺体周围软组织,出现转移及向周围组织侵犯征象则更有助于明确诊断。

6.病理诊断

甲状腺滤泡癌广泛浸润型。

病例三

1.病史概要

男性,45岁,体检发现甲状腺右叶结节6个月。不伴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无手抖、食欲亢进、突眼等。

2.常规超声图像

甲状腺右叶可见一不均质回声结节,大小约2.4cm×1.8cm×1.7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可见厚薄不均低回声晕环绕,部分晕环呈极低回声。CDFI显示结节周边可见环绕血流,见图1-5-5。

图1-5-5 甲状腺滤泡癌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结节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右叶结节CDFI图像

3.超声造影图像

甲状腺右叶结节于9s开始增强,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于14s达峰,呈稍高增强,周边可见高增强环,结节增强晚期晚于周围组织消退,且消退缓慢(23s时可见结节增强强度高于周围组织),见图1-5-6。

4.病理诊断

甲状腺滤泡癌,局部包膜侵犯。

图1-5-6 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图

A.结节动脉早期图像;B.结节达峰时图像;C.结节增强晚期图像

病例四

1.病史概要

女性,46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2年。不伴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无手抖、食欲亢进、突眼等。

2.常规超声图像

甲状腺左叶可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0cm×0.7cm×0.8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可见低回声晕环。CDFI显示结节周边可见环绕血流,见图1-5-7。

图1-5-7 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图

A.甲状腺左叶结节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左叶结节CDFI图像

3.超声造影图像

甲状腺左叶结节于8s开始增强,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增强早期结节呈快速增强,增强过程中可见高增强环及内侧低增强声晕(箭头所示),声晕往往发生玻璃样变,血管较少,增强速度一般较慢,结节于13s达峰,呈稍高增强,增强晚期与周围组织同步消退呈等增强,见图1-5-8。

4.超声造影诊断要点

(1)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多呈富血供表现。

(2)增强早期早于或同步于周围组织开始强化,呈快速增强。

(3)达峰时多呈等增强或高增强。

(4)增强晚期同步于或晚于周围组织开始消退,消退缓慢。

(5)可见不完整高增强环。

5.鉴别诊断

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同属于有包膜包绕的滤泡性肿瘤,两者具有相似的细胞学特征,两者的诊断须组织病理明确有无包膜和/或血管侵犯,因此术前的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均无法明确诊断。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两者在超声造影上具有相似表现,即均呈富血供表现。在灰阶超声上,相较于滤泡性腺瘤,滤泡癌可见不规则且增厚的声晕,声晕因肿瘤侵犯而中断,见图1-5-9;因肿瘤突破包膜且在包膜外生长可出现卫星结节、钙化(包括周缘钙化);因肿瘤内纤维间隔增厚而呈现“结中结征”(或“葡萄串征”),见图1-5-10。另外,滤泡癌多呈低回声且多呈实性或以实性成分为主,较少发生囊性变,发生囊性变时,囊性成分占比多较低。目前,分子检测手段,如二代测序芯片ThyroSeq v3已用于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的术前评估,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不仅使滤泡癌患者能早期进行手术,还可使滤泡性腺瘤患者免于手术。

6.病理诊断

微小浸润性甲状腺滤泡癌,局部包膜侵犯。

图1-5-8 甲状腺滤泡癌超声造影图

A、B.结节(8s、10s);C.结节达峰时(13s);D.结节增强晚期(31s)

图1-5-9 甲状腺等回声结节

甲状腺等回声结节周边可见不规则且增厚的低回声晕,声晕因肿瘤穿透包膜而中断

图1-5-10 甲状腺低回声结节

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结节呈“结中结征”,箭头所示为增粗且呈低回声的纤维间隔 BoV9zuE6jkRjSkpNxpLsGCvjsfLzco1LkHaHEFt754yYq+bes5M/BOt4u8iU1M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