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3岁,体检发现甲状腺右叶结节10余天,无压痛,无发热等症状。体格检查:甲状腺无明显肿大,颈前甲状腺区域偏右侧可触及皮下包块,包块质稍韧,活动度差,不随吞咽上下移动,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A-TP 2.03IU/ml,A-Tg<10.00IU/ml,TSH 1.57mIU/L,FT3 3.92pmol/L,FT4 11.12pmol/L。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常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结节,因微钙化、粗钙化、液化等回声呈不均质,形态不规则,周边可见低回声晕。CDFI示病变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4-1。
图1-4-1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CDFI图像
超声造影后甲状腺右叶中上部低回声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基本同步增强,由周边向中心充填,达峰时结节呈不均匀性等增强,增强后结节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清,病变与周围甲状腺实质基本同步消退(图1-4-2,ER1-4-1)。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常表现为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同步或稍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增强,由周边向中心逐步增强,达峰时呈不均匀等或低增强,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变通常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同步消退,部分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消退。
造影通常表现为甲状腺双叶的不均匀性增强,达峰时呈均匀性高增强。
通常表现为稍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达峰时呈较均匀性的稍低增强,无低增强区,与周围甲状腺同步消退。
部分病变可呈较杂乱增强模式,可见无增强区,但其通常为多发性,大小不一,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楚。
图1-4-2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动脉早期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甲状腺右叶纵切图造影示低回声区呈不均匀性等增强
ER1-4-1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超声造影视频
女性,49岁,常规超声体检。体格检查提示甲状腺无明显肿大。
甲状腺右叶中下部见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缘欠光整,纵横比<1,内未见明显强回声;CDFI:结节内见血流信号,见图1-4-3。
图1-4-3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常规超声声像图
甲状腺右叶中下部结节开始增强时间10s,增强早期呈不均匀低增强,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晚期呈等增强,见图1-4-4、ER1-4-2。
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表现大多呈同进或慢进,以不均匀性低增强多见,也可呈等增强或高增强,增强后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强晚期可呈低增强或等增强。
多呈均匀性同步等或高增强,当伴有囊性变者,内部可见无增强区,增强后结节边界清,周边可见环状增强,增强晚期呈等或高增强,也可呈低增强。
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呈同进或慢进增强,增强后病变呈等增强或低增强,边界不清,可结合病程较短、局部压痛等临床病史及体征加以鉴别。
甲状腺呈整体不均匀性低增强,后呈均匀性高增强,无异常结节状增强。
图1-4-4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超声造影图
A.增强早期结节呈不均匀性低增强;B.增强晚期基本呈等增强
ER1-4-2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超声造影视频
男,37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4个月余。
甲状腺右叶见一不均质偏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0cm×0.7cm×1.3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CDFI示结节内部及周边均可见血流信号,见图1-4-5。
图1-4-5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右叶结节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右叶结节CDFI图像
甲状腺右叶结节超声造影后自周边向中心开始增强,呈向心性增强,达峰值时,结节内呈不均匀稍高增强,局部可见低增强区,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晚期晚于周围组织消退呈不均匀等增强,见图1-4-6、ER1-4-3。
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钙化,超声造影后呈不均匀增强表现,可见局灶性低增强区,周边不规则环状高增强。
甲状腺乳头状癌有特征性的乳头状结构和典型的乳头状癌核特征,即核增大、排列拥挤重叠、核轮廓不规则、核内假包涵体、核沟、毛玻璃样、裸核仁和砂砾体等。常规超声多表现为低回声实性结节,伴有多发点状强回声钙化,超声造影表现与结节大小相关,1cm以下多为乏血供,呈低增强表现,1cm以上结节则可为等或高增强表现,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增强。需要与髓样癌、滤泡癌、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
图1-4-6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增强早期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3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增强晚期超声造影视频
女性30岁,自觉颈部不适1周。
甲状腺左叶中部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4cm×1.3cm×1.4cm,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内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CDFI显示结节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4-7。
图1-4-7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左叶结节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左叶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左叶结节CDFI图像
甲状腺左叶结节超声造影后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快速增强;13s达峰呈整体高增强表现,范围较常规超声显示结节扩大,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增强晚期消退缓慢(图1-4-8,ER1-4-4)。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多样,该病例达峰时结节呈弥漫性高增强,范围较常规超声显示结节扩大,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消退缓慢,上述特征均提示恶性。
灰阶超声显示结节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部等、高回声居多,无微小钙化,超声造影后多呈均匀高增强,周边可见规则环状增强。
部分病例灰阶超声也可见微钙化,结节较小时与乳头状癌表现类似,结节内血流丰富,超声造影也可表现为高增强。实验室检查:降钙素、癌胚抗原(CEA)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常规超声多表现为极低回声,内可见条索样回声,血流异常丰富,超声造影呈弥漫性高增强表现,周边多无明显环状增强。
图1-4-8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4 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超声造影视频
女性,24岁,发现“甲状腺左叶结节3个月”就诊。无压痛,无发热等症状。体格检查:甲状腺无明显肿大。
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见一个低回声区,大小约0.9cm×1.0cm,纵横比>1,边缘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见不规则低回声晕。CDFI示病灶边缘见点状血流信号。弹性成像评分:4分,见图1-4-9。
图1-4-9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常规超声图
A、B.横切面、纵切面示甲状腺右叶下低回声结节;C.CDFI示病灶边缘见点状血流信号;D.弹性成像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超声造影图像,见图1-4-10、ER1-4-5。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表现为病灶晚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开始增强,达峰时呈均匀等增强,增强后与周围组织同步消退,部分病例达峰时可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
结节内造影剂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先于结节周边部分增强,而后达到中央区,呈“向心性”增强特点,达峰时呈不均匀低增强。
超声造影时多表现为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同步或稍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呈弥漫性均匀性等增强均匀或高增强,且周边多见环状增强。
图1-4-10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10s);B.达峰时(16s);C.增强晚期(61s)
ER1-4-5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超声造影视频
视频注解:甲状腺左叶下极病灶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同步增强,呈均匀等增强,增强后与周围组织同步消退
女性,55岁,发现右颈部肿块3个月余。不伴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无手抖、食欲亢进、突眼等。
甲状腺右叶可见一不均质偏低回声结节,大小3.2cm×2.6cm×2.1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周边可见不规则极低回声晕,结节内因纤维条带分割呈现“结中结征”。CDFI示结节内可见极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4-11。
图1-4-11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CDFI图像
超声造影后该结节早于周围腺体开始快速增强,达峰值时呈整体高增强表现,周边可见不规则高增强环,之后晚于周围组织缓慢消退,增强晚期呈稍高增强表现,见图1-4-12。
该结节呈快速高增强表现,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结合灰阶超声显示结节边界不清,内可见多发微钙化,提示该结节为恶性。
术后常规病理示: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滤泡亚型,癌组织局部侵及甲状腺被膜。分子病理检查结果:BRAF V600E 未见突变。
甲状腺癌滤泡亚型呈滤泡生长模式或以滤泡生长模式为主,具有乳头状癌的核特征,主要有两类:
无包膜,其生物学行为、病理特征及声像图表现均与经典型乳头状癌类似,其超声表现为边界不清晰、边缘不规则、微小钙化、低回声、纵横比>1、CDFI及超声造影结节内血流信号不丰富。
图1-4-12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乳头状癌侵袭性包裹型滤泡亚型,与滤泡癌同属有包膜环绕的滤泡性肿瘤,CDFI及超声造影多呈富血供表现,二维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可见声晕、钙化等,与滤泡癌相似,其与滤泡癌主要区别在于病理上有无乳头状癌核特征。
女性,30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年。不伴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无手抖、食欲亢进、突眼等。
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见一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为0.8cm×0.8cm×1.1cm,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可见分叶及成角,纵横比>1,可见极低回声晕环绕。CDFI示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4-13。
图1-4-13 甲状腺右叶结节横切面常规超声图像
A.甲状腺右叶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右叶结节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右叶结节CDFI图像
增强早期结节呈快速高增强,周边可见明显高增强环;达峰时,结节呈等增强,周边可见高增强环;增强晚期,结节呈稍高增强,周边仍可见高增强环,见图1-4-14。
(1)甲状腺乳头状癌包裹亚型超声造影多呈富血供表现。
(2)增强早期早于或同步于周围腺体组织开始强化,呈快速增强。
图1-4-14 甲状腺右叶结节增强早期超声造影示意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3)达峰时多呈等增强或高增强。
(4)增强晚期同步于或晚于周围组织开始消退,消退缓慢。
(5)可见高增强环。
术后组织病理提示:甲状腺包裹型乳头状癌。分子病理检查结果:BRAF V600E 未见突变。
甲状腺乳头状癌包裹亚型具有典型的乳头状癌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特点,其特征在于有纤维包膜环绕。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相比,两者均为具有乳头状癌核特征且都有包膜环绕的肿瘤,两者的区别在于包裹亚型呈乳头状结构,而滤泡亚型呈滤泡结构。作为有包膜环绕的恶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包裹亚型还需与具有包膜环绕特征的良性肿瘤,即甲状腺滤泡性腺瘤鉴别。两者因有包膜环绕,均有声晕,且边界清晰,在超声造影上具有相似表现,即均呈富血供表现。而在二维超声上,包裹亚型具有典型乳头状癌超声特征,即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及钙化。
女性,48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半年。体格检查:颈软,气管居中,无压痛,双侧甲状腺未触及明显肿块。实验室检查:A-TP 5.00IU/ml,A-Tg 37.93IU/ml,TSH 4.16mIU/L,FT3 4.03pmol/L,FT4 14.76pmol/L。
图像描述:甲状腺右叶下1/3处可见一低回声结节,突出于背侧包膜,大小约0.6cm×0.4cm×0.5cm,纵横比大于1,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楚,内部为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CDFI显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4-15。
图像描述:注射造影剂后,11s病灶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开始增强,病灶增强模式为不均匀低增强,呈向心性增强,16s病灶增强达峰值,20s病灶增强开始减退,至造影晚期病灶减退呈不均匀低增强,见图1-4-16、ER1-4-6。
图1-4-15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示意图
A.纵切面示甲状腺右叶中下部结节,纵横比>1;B.纵切面示甲状腺右叶中下部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C.CDFI血流图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D.甲状腺右叶弹性成像图示弹性评分为2分
图1-4-16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造影图像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6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视频
(1)病灶同步或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增强。
(2)病灶增强后呈低增强或等增强。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结节,但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陈旧性出血、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时高频超声也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超声造影时甲状腺结节合并陈旧性出血结节常呈无增强的表现,而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则会表现出高增强或等增强,可与甲状腺癌进行区别,由此提高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女性,40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2周。
甲状腺右叶中部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6cm×0.5cm×0.5cm,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纵横比>1。CDFI显示结节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4-17。
图1-4-17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结节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右叶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右叶结节CDFI图像
甲状腺右叶中部结节超声造影后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开始出现增强;达峰时呈不均匀高增强,增强范围扩大,边界不清,增强晚期缓慢消退,呈稍高增强,见图1-4-18、ER1-4-7。
图1-4-18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7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视频
甲状腺右叶实性低回声结节超声造影后呈整体高增强表现,边界不清,增强范围扩大、提示恶性。
本例结节血供较丰富,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内部回声多为等回声或高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超声造影后结节周边可见规则环状增强,增强范围无扩大。
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可呈结节样改变,本例结节呈明显低回声。超声造影时结节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增强,部分病例鉴别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手术病理确诊。
体积较小时与乳头状癌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均可类似,实验室检查指标(降钙素、CEA)升高是其重要诊断依据。
女性43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周。
甲状腺左叶中下部偏内侧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7cm×0.9cm×0.7c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CDFI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见图1-4-19。
甲状腺右叶中下部低回声结节超声造影后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开始出现增强;达峰时呈不均匀等增强表现,边界不清,增强晚期造影剂缓慢消退,见图1-4-20、ER1-4-8。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多呈低增强表现,部分病例可呈等增强表现,与周围组织增强程度无明显差异。
具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且结节内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后内部以无增强为主要表现。
造影后多呈等增强表现,常伴有甲状腺炎性改变病史。
图1-4-19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左叶结节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左叶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左叶结节CDFI图像
图1-4-2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8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视频
多表现为规则的实性结节,部分结节伴有囊性变,边界清楚,血流丰富,超声造影后多呈高增强,边界清楚,周边可见规则环状增强。
女性,48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4年余。不伴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无手抖、食欲亢进、突眼等。
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为1.5cm×1.5cm×1cm,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CDFI示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4-21。
图1-4-21 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超声声像图
A.右叶下极低回声结节(横切面),实性低回声,边缘呈分叶状;B.右叶下极低回声结节(纵切面),实性低回声,边缘呈分叶状;C.CDFI示右叶下极低回声结节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甲状腺右叶低回声结节于8s开始强化,呈快速高增强,12s达峰时,结节呈不均匀高增强,增强晚期,造影剂消退缓慢,仍呈高增强,见图1-4-22。
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亚型超声造影多呈富血供表现;增强早期早于或同步周围组织开始增强;达峰时多呈等增强或高增强;增强晚期同步于或晚于周围组织开始消退,消退缓慢。
图1-4-22 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超声造影图像
A.结节动脉早期(8s),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B.结节达峰时图像(12s),呈不均匀高增强;C.增强晚期(67s),造影剂消退缓慢,结节仍呈高增强
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亚型。分子病理结果:BRAF V600E 未见突变。
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亚型极为罕见,由假复层柱状细胞构成,缺乏典型乳头状癌核特征,细胞学诊断困难。预后取决于是否有包膜环绕还是呈侵袭性生长。关于柱状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目前文献报道较少。
女性,59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个月。
甲状腺左叶中部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为0.6cm×0.7cm×0.8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内可见点状强回声,CDFI示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4-23。
图1-4-23 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亚型)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左叶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左叶结节CDFI图像
甲状腺左叶结节与周围组织同步开始增强,达峰值时呈不均匀偏低增强表现,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增强晚期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同步消退,甲状腺被膜增强连续性好,见图1-4-24,ER1-4-9。
常规超声甲状腺内微小实性结节纵横比>1,并且含有微钙化,可疑恶性,超声造影后结节呈不均匀偏低增强表现,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进一步考虑恶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亚型占全部乳头状癌的1%~11%。对于该亚型尚缺乏特征性超声表现的报道。临床诊断需与良性病变相鉴别。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呈低增强,部分结节也可呈等增强或高增强,增强多分布不均匀,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增强,增强范围可扩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腺瘤多呈等或高增强,伴有液化时结节内可见无增强区域,增强边界清楚,周边可见规则的环状增强。
图1-4-24 甲状腺左叶结节超声造影图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9 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亚型)超声造影视频
女性,59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个月。
甲状腺右叶中部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为0.6cm×0.7cm×0.8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点状强回声。CDFI示结节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见图1-4-25。
图1-4-25 甲状腺右叶结节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结节横切面超声图像;B.甲状腺右叶结节纵切面超声图像;C.甲状腺右叶结节CDFI图像
甲状腺右叶结节与周围组织同步开始增强,达峰时呈不均匀等增强,周边隐约可见不规则高增强环,增强晚期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同步消退,被膜增强连续性好,见图1-4-26。
甲状腺右叶实性低回声结节超声造影后呈不均匀中等增强表现,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提示恶性。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多呈低增强,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少数病例可呈等增强或高增强表现:
病灶小时多呈等增强表现,周边无明显环状增强特征,患者有感染病史,或压痛症状,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
多回声不均匀,伴有液性暗区。超声造影可见无增强区,周边可见规则环状增强。
图1-4-26 甲状腺右叶结节超声造影图
A.增强早期;B.增强晚期
女性,37岁,发现甲状腺肿物2个月。体格检查:甲状腺右叶触及4.5cm×3.0cm的肿块,质中,无压痛,边界清,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实验室检查:A-TP>400IU/ml,A-Tg 436.50IU/ml,TSH 3.11mIU/L,FT3 5.28pmol/L,FT4 13.84pmol/L。
甲状腺右叶内可见一个异常回声区,范围约3.1cm×1.6cm×1.5cm,形状欠规整,边界不清楚,内部为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并可见多个细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CDFI显示:肿块内可见紊乱丰富的血流信号,见图1-4-27。
图像描述:经肘正中静脉团状注射造影剂SonoVue 1.2ml后,6s病灶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同步开始增强,病灶增强模式为高增强,增强形式为不均匀增强,12s病灶增强达峰值,16s病灶增强开始减退,至造影晚期病灶仍呈不均匀低增强,见图1-4-28、ER1-4-10。
(1)病灶同步或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增强。
(2)病灶增强后呈低增强或等增强。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典型超声表现:部分甲状腺患叶腺体均弥漫性肿大,甲状腺实质回声粗糙减低,可见弥漫性或散在点状强回声,部分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不易误诊。
图1-4-27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示意图
A.甲状腺右叶纵切面示右叶异常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B.甲状腺右叶横切面右叶异常回声区,边界不清;C.CDFI示内可见丰富紊乱的血流信号;D.甲状腺右叶异常回声区弹性成像示弹性评分为3~4分
图1-4-28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图像
A.动脉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10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造影视频
女性,18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周。无压痛,无发热等症状。体格检查:甲状腺无明显肿大,无压痛。
甲状腺纵切面灰阶图像甲状腺右叶上极可见一个实性低回声病灶,大小为1.1cm×0.6cm,纵横比<1,边缘模糊,内可见数个点状强回声;CDFI示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甲状腺灰阶图像(横切面)示甲状腺双叶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弥漫分布。颈部淋巴结灰阶图像示双侧颈部Ⅲ、Ⅳ、Ⅵ区可见数个淋巴结,其中左颈Ⅲ区一个大小约1.2cm×0.4cm,内可见团状高回声,见图1-4-29。
图1-4-29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规超声图
A.纵切面灰阶图像;B.CDFI血流成像;C.横切面示甲状腺两叶内多发点状强回声;D.颈部淋巴结横切面灰阶图像;E.颈部淋巴结纵切面灰阶图像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图像,见图1-4-30、ER1-4-11。
图1-4-30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图
A.增强早期;B.达峰时;C.增强晚期
ER1-4-11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视频
视频注解:甲状腺右叶上极病灶造影剂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先于结节周边部分强化,而后达到中央区,呈“向心性”强化特点,达峰时呈不均匀低增强。甲状腺实质始终呈均匀增强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恶性结节时,结节造影剂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先于结节周边部分增强,而后达到中央区,呈“向心性”增强特点,达峰时呈不均匀低增强。甲状腺实质始终呈均匀增强。不合并结节时,甲状腺病变腺体多呈均匀增强。
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内无微钙化弥漫分布,仅结节内或结节周边出现微钙化。二者在超声造影上造影剂晚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先于结节周边部分强化,而后达到中央区,呈“向心性”强化特点,达峰时呈不均匀低增强。二者鉴别困难,需结合灰阶图像特征。
女性40岁,体检发现甲状腺肿物2个月。
甲状腺左叶中部见一囊实混合性结节,大小为3.7cm×1.7cm×2.3cm,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其实性部分大小为2.5cm×1.7cm×1.8cm,呈偏心分布,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CDFI示结节内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见图1-4-31。
图1-4-31 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左叶中部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左叶中部结节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左叶中部结节CDFI图像
该结节超声造影后囊壁及实性部分呈快速高增强,分布不均匀,实性部分内可见不规则血管结构,增强后范围约2.5cm×1.7cm×1.6cm,增强晚期缓慢消退,见图1-4-32。
图1-4-32 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图
A.增强早期;B.达峰时
囊性甲状腺癌超声造影后结节内实性部分不均匀高增强,增强形态不规则,结节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
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病变多表现为囊性为主或海绵状,边界清晰,实性部分形态规则、回声均匀,不伴有钙化,超声造影后实性部分增强较均匀,与周边组织同步增强及消退,结节周边可见规则的环状高增强。
髓样癌体积较大时可伴有多发大小不等的液化区,整体以实性为主,超声造影后可发现更多的无增强区域,增强后能清楚显示结节边界,周边可见规则或不规则的环状高增强。
男性,31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个月。
甲状腺右叶中下部可见一囊实性结节,以实性为主,大小3.0cm×2.0cm×2.7cm,边界尚清,边缘呈分叶状,突性成分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CDFI示实性部分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4-33。
甲状腺右叶中下部结节超声造影后早于周围组织开始出现增强,达峰时呈不均匀高增强表现,可见多发不规则无增强区,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晚期消退缓慢,内呈稍高增强表现,见图1-4-34,ER1-4-12。
该结节为不均质含液性结节,以实性成分为主,实性回声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以周边分布为主,局部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均提示恶性可能,超声造影后见结节呈不均匀高增强表现,内可见多发不规则灌注缺损区,与灰阶超声显示不对称,周边可见不规则环状高增强,进一步诊断为甲状腺癌。
图1-4-33 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常规超声声像图
A.甲状腺右叶结节纵切面灰阶超声图像;B.甲状腺右叶结节横切面灰阶超声图像;C.甲状腺右叶结节CDFI图像
图1-4-34 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图
A.增强早期;B.增强晚期
ER1-4-12 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