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针对听力障碍病人影像学检查主要采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传导性聋的重点检查部位是外耳、中耳,首选影像方法是CT;混合聋的检查部位是中耳与内耳迷路,仍首选CT;而感音神经性聋病因复杂,先天性者以内耳为重点,可首选CT,较精确的诊断需CT与MRI相结合;颞骨及耳部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结构细小复杂而且重叠多,二是大部分为骨气混合结构。这就决定了影像方法必须用薄层,而且显示的密度范围要大,包括骨和气。
高分辨率CT扫描有以下特点:
1.能清晰地显示耳部的细微结构及其邻近组织的精细解剖结构,对耳部先天性畸形、外伤、各种中耳炎症及其某些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以及肿瘤(如听神经瘤)、耳蜗前庭导水管扩大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显示中耳三个听小骨、外耳道、鼓室、鼓窦入口、乳突气房、面神经管、内耳道、乙状窦壁、前庭水管开口、耳蜗、前庭及三个半规管等。
2.能清楚显示颞骨内的异常软组织块影,亦可用于显示先天性畸形、听骨畸形、颞骨骨折,对各种中耳炎症、肿瘤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对颈静脉孔显示清楚,可早期诊断颈静脉球瘤。
4.颅脑CT扫描对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如脑脓肿的大小、位置、深度、位置等)能做出准确判断。
5.颞骨CT扫描一般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层厚2mm,层间距离12mm轴位,以外耳道口上缘与眶上缘顶点的连线为基线,由下而上逐层扫描。冠状面则与听线相垂直,从外耳道口前缘开始,自前向后逐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