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合同管理制度

修订记录

(一)目的

为规范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下同)临床试验的合同审核和签署,明确合同各方权利和义务,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三)管理制度

1.合同重要性

临床试验合同是指申办者/CRO、临床试验机构和主要研究者约定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临床试验经费的重要文件。所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均应在试验开始前与申办者/CRO签署临床试验合同。

2.法规依据

临床试验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并应与临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内容等保持一致。

3.合同类型

临床试验相关合同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试验主合同、补充合同、临床研究协调员聘用合同、其他合同等。

4.合同起草

临床试验机构、申办者/CRO均可负责起草合同,合同内容需经双方充分协商,共同讨论达成一致。为更好地维护受试者权益、降低机构风险、加快审核速度,机构办公室可拟定“合同模板”以供参照使用。

5.合同内容
(1)合同主体:

应含有合同主体资格信息,包括申办者/CRO、临床试验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合同甲方为申办者/CRO,乙方为医院;也可根据情况签订三方合同。机构办公室要审核合同相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及履约能力。

(2)职责、权利与义务:

合同应明确试验各方的职责与权利,以及各方应当避免的、可能的利益冲突。具体包括临床试验的实施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经过申办者/CRO和研究者协商确定的、伦理委员会同意的试验方案;遵守数据记录和报告程序;同意监查、稽查和检查;临床试验相关必备文件的保存及期限;发表文章、知识产权等约定。机构办公室应重点审核合同中对申办者/CRO责任约定是否准确、完整,其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试验项目备案;对研究者培训;医疗器械的提供与管理;支付试验费用、补偿与赔偿;处理安全性事件;组织监查与稽查;保证临床试验符合性;临床试验暂停、终止或者完成后申办者报告等。

(3)期限及例数:

合同中应明确临床试验期限、计划完成例数。应根据试验项目难易程度、潜在受试者数量、研究者承担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明确约定。

(4)经费及支付:

合同中临床试验经费应当合理,符合市场规律。合同应明确申办者/CRO支付的费用及可能的补偿,包括临床试验总金额、单例受试者金额及相关费用的预算明细。合同经费必须涵盖临床试验所有开支,包括但不限于受试者检查检验费、受试者交通/营养补偿费、研究者观察费、医疗器械管理费、资料保存费、伦理审查费、临床研究协调员聘用费、税费等。合同中应明确临床试验经费的支付方式、支付节点、结算等条款。

(5)受试者补偿与赔偿:

合同中应明确受试者发生损害时补偿与赔偿条款。明确约定受试者发生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的损害或者死亡时,申办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补偿或者赔偿。申办者/CRO购买临床试验保险时,受试者的补偿与赔偿承担主体依然为申办者,保险不能覆盖的部分仍然由申办者承担。

(6)知情产权及保密条款: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及保密条款。在合同履行结束,征得申办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可发布试验结果、发表相关论文等。合同各方均不得泄露研究者信息、临床试验数据信息等。

(7)违约责任: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违约情形、违约责任、违约所产生的损失范围及补偿。

(8)争议解决及管辖约定:

合同中应明确争议解决方式,一旦发生履约方面的纠纷应由各方充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根据实际情况提请仲裁或诉讼。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争议解决途径,同时约定管辖时应选择临床试验机构所在地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当选择仲裁时,约定的仲裁机构所在地及仲裁机构名称等应准确。

(9)生效条款:

临床试验合同一般在签字盖章完成后生效。为保证合同各方权益也可约定其他生效条款。

(10)合同份数: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合同签署的份数。

6.合同审核

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负责审核经研究者确认后的合同初稿,然后递交至医院财务和法务相关部门进行合同联审。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应及时向申办者/CRO反馈合同审核意见及审核结论。

7.合同签署

申办者/CRO、临床试验机构和主要研究者应当在合同上签字确认。申办者/CRO和临床试验机构由法人签署,法人委托授权代表签署时应提供授权委托证明文件。合同签署完成后加盖各方合同专用章或公章,同时盖骑缝章。

8.合同变更与补充

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如涉及合同约定事项变更或补充,可签署变更、补充合同。合同的变更、补充与原合同管理要求相同。

9.合同归档与保密

临床试验项目合同应妥善整理归档,所有相关人员必须对合同内容严格保密。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22年第28号)[EB/OL].(2022-3-31)[2022-4-1].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qtggtg/20220331144903101.html.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EB/OL].(2017-11-24)[2021-11-16].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ylqx/ylqxjgdt/20171124125401699.html.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的通知[EB/OL].(2018-11-28)[2021-11-16].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gzwj/gzwjylqx/20181128142501830.html.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21年第72号)[EB/OL].(2021-9-27)[2021-11-21].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qtggtg/20210927152837140.html.

[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20年第57号)[EB/OL].(2020-4-26)[2021-11-25].https://www.nmpa.gov.cn/yaopin/ypggtg/20200426162401243.html.

[6]杨忠奇,洪明晃.药物临床试验实践与共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o9YbAgHnKcaJxi6fFZVnUpmCj2aM/rm47H7nCmr90O8jc90VSODkyDWk6ZiLkD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