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6岁,痛经20余年,加重2年,发现子宫腺肌症4个月余。
见图2-2-1。
图2-2-1 腺肌瘤、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声像图
A.腺肌瘤灰阶声像图,子宫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回声粗糙不均,后壁增厚明显,宫体见稍低回声区,大小约28mm×20mm×22mm(前壁下段,边界尚清)、65mm×53mm×68mm(后壁,边界欠清);B.腺肌瘤CDFI:较大者周边见丰富短条状血流信号;C.腺肌瘤血流频谱,测得RI:0.73;D.小肌瘤CDFI,较小者周边及内部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见图2-2-2。
病理描述:子宫腺肌瘤,合并腺肌症;子宫平滑肌瘤。
(1)造影早期腺肌瘤开始弥漫增强,迅速达峰,增强程度近于肌层组织,呈不均匀增强,可见大片不规则无增强区。
(2)腺肌瘤大部分与前壁肌层同步,部分达峰晚于肌层,部分消退稍早于肌层,部分造影增强呈双峰模式,120s时仍可见不均匀等增强。
(3)腺肌瘤周边未见明显环状增强,超声造影显示混合回声区血供丰富。
(4)腺肌瘤增强呈快进慢出或慢进慢出模式。
(5)造影早期小肌瘤开始弥漫增强,迅速达峰,增强程度近于肌层组织,呈不均匀增强,可见无增强区。
(6)造影中晚期小肌瘤周边可见环状线性增强。
(7)小肌瘤增强呈快进慢出模式。
图2-2-2 腺肌瘤、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超声造影图像
A.腺肌症14s;B.腺肌症21s;C.腺肌症90s;D.腺肌症120s;E.子宫肌瘤13s;F.子宫肌瘤24s;G.子宫肌瘤60s
应与单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恶变相鉴别。该病例腺肌瘤超声造影显示稍低回声区部分乏血供,增强呈快进慢出或慢进慢出模式,造影增强与肌层同步,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周边无环状高增强。而子宫肌瘤增强呈快进慢出模式,造影中晚期可见周边环状高增强。子宫肌瘤恶变造影可见增强呈快进快出模式,造影中晚期周边无环状高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