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治始终以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两提高”“两降低”为目标,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坚持中西医结合,实施分类救治、分级管理。对重症患者,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大幅度降低病亡率;对轻症患者及早干预,尽可能在初期得以治愈,大幅度降低转重率。本院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基础,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重症救治,及时收治轻症患者,及早实施医疗干预,尽量减少轻症转为重症,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在基于科学认知和证据积累的基础上,将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和科技研究成果纳入诊疗方案,同时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
为保障新冠肺炎重症及伴躯体疾病患者救治,申请呼吸内科支援专家3名驻点指导,培训诊疗方案,指导抗感染治疗。尽早识别重症患者,监测血氧每日两次,定期复查血常规、炎性指标、肺部CT、核酸、抗体、血气分析等。每日观察患者意识及全身症状,如有无食欲减退、乏力、肌肉酸痛、腹泻等。加强基础疾病救治,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如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压疮、应激性溃疡、肝肾功能损害、静脉血栓等。对生活不能自理及高流量吸氧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保障氧气供应,对于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尽早给予高流量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如无效则过渡到无创呼吸机。提供情感及信息支持,消除患者恐惧情绪,保证睡眠及治疗信心。合理安排医务人员排班及轮休,保障一线医务人员良好状态。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新冠肺炎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流程,见图2-4-1。
图2-4-1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新冠肺炎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流程
公安部门送治的肇事肇祸、“三无”流浪、滞留在汉及家属送治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门诊做好快速筛查评估,急查血常规、肺部及头部CT、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血生化等,排除躯体疾病,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是否能收治。登记送治派出所民警、家属信息、联系方式等。检查肇事肇祸救助手续是否齐全,如不全则告知送治民警补办。肇事肇祸患者伴发冲动、消极及躯体疾病比例高,提高收治科室医护人员配比。冲动患者根据病情进行约束,注意约束部位、约束时间,避免吸入性肺炎、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对以兴奋、激越为主要症状或复发的患者,评估后加快精神科药物滴定速度,有效安全控制急性期症状。住院期间定期复查核酸、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肺部CT、血生化等检查,及早识别肺部感染及躯体问题。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流程见图2-4-2。
图2-4-2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流程
疫情防控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先后颁布7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其中第三版至七版中明确中医治疗方案,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在第七版《诊疗方案》中,明确提出医学观察期(居家隔离期、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期)和临床治疗期的中成药用药方案,说明中医药已成为新冠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疫的“中国方案”主要内容之一。本院申请中医药支援专家4名,加上本院中西医结合专业7名医生,对全院新冠肺炎患者开展中医查房、用药指导、中医诊疗培训等,在疾病不同时期辨证施治,在院确诊患者中医药使用率97.7%,未感染患者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职工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