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2.家属不在场设法通知患者家属。
3.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4.医师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采血、止血等力所能及的施救措施。
5.做好记录。
6.通知护士长,夜间根据需要通知值班护士长到场协助。
7.必要时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填写《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抢救报告单》,并上报。
1.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值班医师。
2.家属不在场设法通知患者家属。
3.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4.积极配合医师抢救。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护同室患者,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5.通知护士长,夜间根据需要通知值班护士长到场协助。
6.做好抢救记录。
7.填写《患者发生意外上报表》,并上报。
1.患者不慎坠床/跌倒,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师。
2.初步判断患者的情况,如测量血压、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
3.医师到场后,协助医师进行检查,为医师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病情允许时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6.汇报病房护士长(夜间患者无不良后果者可次日上报),必要时汇报值班护士长到场协助处理。
7.协助医师通知患者家属。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跌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9.填写《住院患者跌倒上报表》/《住院患者坠床上报表》,上报护理部。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减慢输血速度或立即停止输血。必要时更换输血器,接生理盐水。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及输血器,以备检验。
3.对病情紧急的患者,配合医师进行紧急救治,遵医嘱给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慰患者。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及抽取对侧肢体血标本,一起送输血科。
1.输液过程出现发热,可疑发热反应时,立即停止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
2.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并遵医嘱用药,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4.做好记录。
5.必要时报告院内感染科、药剂科、物资采购供应处,共同查找发热原因。
1.可疑空气栓塞时,如输液器内有残余空气,立即夹闭输液器。
2.将患者置左侧头低脚高位。
3.通知主管医师及病房护士长。
4.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或更换输液器,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遵医嘱用药。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危重时,配合医师积极抢救。
6.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7.做好记录。
1.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如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心理紧张。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4.汇报医师,配合紧急抢救,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1.接到急诊电话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2.准备床单位、监护仪。
3.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4.患者到达病房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补液。
6.抽取血标本、备皮、更换手术衣。
7.术前用药,完善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填写手术交接记录单。
8.与手术室人员进行交接。
(于楠楠 王丹丽 王 颖 1 )
[1]梁阔,杨敬,吴宇彤,等.综合医院消防应急预案编制的关键环节与实践[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3):321-323.
[2]吴函,步秀兰,张琴,等.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4):2295-2296.
[3]张春阳,郎晓讴,李智,等.13例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急救处理[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3):279-280.
[4]蔡昕,杜跃耀,陈勤奋.170次急性输血反应临床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5):575-578.
[5]徐文皓,李志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5):368-370.
[6]贾晨光,宋建亭.29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412.
[7]郭继鸿.中国心脏性猝死现状与防治[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5):323-326.
[8]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