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4.什么是胃息肉,是否会癌变

胃息肉是指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突起的乳头状组织,是一种胃黏膜上局限性生长的隆起性病变。很多患者得知自己长了胃息肉后往往会非常紧张,实际上胃息肉属于良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根据组织学类型,胃息肉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和特殊类型息肉。其中增生性息肉最为常见。胃息肉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眀它的发生与胃黏膜炎性反应、遗传、长期不当使用抑酸药、烟酒嗜好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大多数胃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为体检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上腹不适感、隐痛、腹胀,少数可出现呃逆、恶心、呕吐。若合并黏膜溃疡、出血则可能呈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乃至黑便。位于幽门部的较大带蒂息肉可脱垂至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表现为幽门梗阻或发作性幽门痉挛。胃息肉的诊断通常需要借助胃镜观察以及活检病理确诊。

不同类型的胃息肉恶变潜能不同,增生性息肉一般不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但是体积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有一定癌变可能,增生性息肉若大于1cm,则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胃腺瘤性息肉又称隆起型上皮内瘤变,是最常见的胃肿瘤性息肉,在胃息肉中占6%~10%。据估计,8%~59%的胃腺瘤性息肉与同时性胃癌相关。发现息肉后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寻求专科医师帮助,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胃镜下检查,并根据内镜检查和活检结果进一步处置。

(季鑫) g0dwTrpNPGgb3ggivA11fPXTP/kPvacJTdP6/BmrV9s2NaMvWSh8q4pFeC+4Gu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