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化学中毒是职业病中一类复杂而特殊的中毒类型,目前已登记的化学物多达千万余种,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有毒的中间体和半成品。在生产劳动中使用或接触有毒物质时,由于防护不足,使一定量的毒物经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器官或组织病变,重者可危及生命。在短时间内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的微量进入可引起慢性中毒,微量毒物进入并在体内滞留而暂不出现症状的状态称“吸收状态”。1993—2016年的职业病数据研究显示,职业病总病例数居高不下,在职业中毒病例中,历年慢性职业中毒人数均超过急性职业中毒人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009—2018年我国共确诊职业病270 254例,其中职业性化学中毒15 589例(占5.77%),尤其一氧化碳和硫化氢是职业中毒的主要危险化学品,化工、冶金、有色金属、轻工业以及煤炭工业是发生职业中毒的高发行业。以期通过职业性化学中毒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