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属(Candida)又叫假丝酵母属,但习惯上仍多称念珠菌属。念珠菌属归于真菌界、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念珠菌属包括大约160多种不产生芽孢的酵母菌种属,随着技术的进步,数目在不断增多。60%以上念珠菌不能在37℃以上生长,因而对人类没有致病性。常见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念珠菌有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乳酒念珠菌(Candida kefyr)、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高里念珠菌(Candida gulliermondi)和季也蒙念珠菌(Candida guilliermondii)。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是经常从临床病例标本中分离出来的3个菌种,这3个菌种几乎占临床医学标本分离的80%以上,其中又以白念珠菌致病性最强、也最常见。后来,还从白念珠菌中发现分离出都柏林念珠菌(Candida dubliniensis),近年还发现了强致病性的耳念珠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日本人2009年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真菌物种,因其具有多重耐药和致死率高的特征,也被称为“超级真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已将其列入“紧急威胁”细菌名单。各种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感染最多见,可占感染中的75%。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也叫白粉孢(Oidium albicans)、白丛梗孢(Monilia albicans)、生殖器念珠菌(Candida genitalis)。从白念珠菌中区别出来的一种都柏林念珠菌,生长温度比白念珠菌低,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将两者区别开来;类星形念珠菌(Candida stellatoidea)被认为是白念珠菌的血清型B型,有的分类为白念珠菌类星型变种(Candida albicans rar.stellatoidea),现在认为它是白念珠菌的异名。
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的异名有热带粉孢(Oidium tropicalis)、热带内孢霉(Endomyces tropicalis)、热带丛梗孢(Monilia tropicalis)等。
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的异名有近平滑丛梗孢(Monilia parapsilosis)、近平滑白色真菌(Mycocandida parapsilosis)、嗜甲白色真菌(Mycocandida onyehophila)。
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的异名有克柔酵母菌(Saccharomyces krusei)、克柔内孢霉(Endomyces krusei)、克柔从梗孢(Monilia krusei)、克柔芽生真菌(Myceloblastanon krusei)等。有性期: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
乳酒念珠菌(Candida kefyr)的异名有伪热带念珠菌(Candida pseudotropicalis)、伪热带内孢霉(Endomyces pseudotropicalis)、伪热带丛梗孢(Monilia pseudotropicalis)、诺里季丛梗孢(Monilia norregeva Marti)。有性期:马克思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
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的异名有光滑隐球菌(Cryptococcus glabrata)、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
其他如季也蒙念珠菌(Candida guilliermondii)。
酵母科分属分种的主要依据:酵母科的分类与鉴定困难,除根据其形态特征外,还必须配合生理生化特征才能鉴定出某一种酵母菌。主要依据以下四方面进行鉴定:①菌落形态(培养特征);②细胞形态;③子囊孢子及子囊的特征;④生理特征,包括发酵糖类,同化碳氮源、分解杨梅苷及脂肪、酯类和酸的产生及石乳牛奶反应等。
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念珠菌实验室分类鉴定方法。原理:API 20C AUX试验条由含干燥底物的20个小杯组成,测定杯用半固体培养基接种,能进行19个同化反应测定,只有能够利用该底物作为唯一碳源的酵母菌才能够生长。反应的结果通过与生长对照判断,用鉴定软件得到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