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受众

受众又称为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其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社会公众均是医学传播的受众,受众的特征具有广泛性,存在社会背景(如经济收入水平、文化水平、所在群体的文化道德规范等)及个人背景(如性别、年龄、固有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区别,但根据医学传播的具体需要及传播计划,可以将受众分为显在受众及潜在受众。

(一)显在受众

医学传播的显在受众主要指因疾病或高易感性而迫切需要接受相关医学知识的人群,主要可以分为确诊患者与患者家属。确诊患者的信息需求包括疾病的认识、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疾病预后、心理慰藉与疏导等多方面,与确诊患者沟通是医学传播的重中之重,具有医学信息针对性强、短期传播效果显著等特点。

患者家属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科学护理患者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患者病情的严重性以及相关的医疗保障信息等;②对相关疾病的认识及预防,尤其是具有遗传性或家族性的疾病。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疾病防治实际,进行有效的医学科普宣教,如针对儿童家属传播儿科疾病防治预防及保健知识,针对骨科病患家属传播骨关节、脊柱与骨伤等疾病的防治康复知识等,满足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需要,更好配合医疗康复。

(二)潜在受众

健康人群均可作为医学传播的潜在受众,不同的健康人群具有不同的医学信息需求。主要可包括医学常识、健康生活方式、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等多个方面。潜在受众群体庞大,对其进行医学宣教意义重大,可将群体细分(如细分为儿童群体、老年群体、吸烟群体等),有组织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健康知识的宣教,以此引导受众摈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将治疗的关口前移。另外,提高健康人群的医学知识水平,能使其具有参与医疗行为的能力,在医疗诊治过程中能配合医生,使诊疗效果达到最优。

对于社会最广泛大众的医学科普传播,不仅需要传播健康保健知识,更需要提高社会公众医学素养,特别在突发卫生事件中,有利于及时向公众传播事件状况以及防范措施,减少社会恐慌,遏制事态蔓延,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一方面,媒体公众,尤其是权威新闻媒体,更需要普及了解医学知识,正确科学进行媒体传播,以免误导社会公众,形成不良的舆论影响;另一方面,在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对于政府部门,尤其是主管的政府部门进行有关医学科普传播,卫生政策法规的传播,有利于政府部门认识医疗疾病知识及医疗规范及风险性,科学理性处理医疗事件。 z7xl0Vpcv3xtEE93UUH0wIXipy+2uLX7QEgWDSMntpFACLW//w9ElpVtyaMxBq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