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意识障碍病人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等长期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在适当的医疗和护理条件下则可维持较长的生存期,但有大量病人终身无法恢复意识,或造成严重残疾,对社会、医疗资源,尤其是病人家属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预后主要与年龄、病因、病程及意识障碍严重程度相关。年轻、创伤性损伤、较短的病程及MCS是相对较好的预后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持续意识障碍达1个月的病人中,约一半的创伤性病人以及不足20%的非创伤性病人可在1年内苏醒,病程持续越长,苏醒概率越小,且苏醒后遗留严重残疾的概率越高。创伤性脑损伤后病程超过1年,或非创伤性脑损伤后病程超过3个月的VS/UWS病人,过去被称为“永久性植物状态”,仅有极少数迟发复苏的个例。MCS病人预后相对较好,据研究报道大约有80%可恢复意识,且20%可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即使病程超过数年者也仍保留有苏醒机会。
(秦鹏民 潘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