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任职基础与要求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任职基础

在西方和我国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者一般从正规大学的社会工作系毕业,持至少大专以上文凭。香港还必须经专业资格认证和注册才能开展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必须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去开展工作。同时,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人,需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等相关的知识,成为典型的复合型人才。

(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社会工作有多种工作方式,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的知识主要包括四个领域: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福利政策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者在长期的助人服务中总结出来的,它涉及专业价值观、职业伦理、实务工作技巧和干预模式。掌握的实务知识越全面,越能胜任岗位的要求。

2.社会研究方法是以从研究和实践评估中获取的一套以证据为本的系统知识为基础,但包括那些特定情境中的本土化的知识,它可以为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搜集和分析资料提供指导。

3.社会福利政策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进行资源联结和输送,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助人工作的基础。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研究生物、心理、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人和社会的关系。

(二)医学专业知识

医务社会工作的对象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病人群。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相关的服务,要求医务社会工作者掌握医学知识、熟悉医疗程序和相关政策。

1.医学知识

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免疫学、药理学等学科知识,可以解答服务对象关于疾病生理病理学、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发生发展等的提问。掌握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老年医学等的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康复预后等知识,可以解答服务对象关于治疗方法、预后等的提问。

2.医疗程序

有关医疗机构的知识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必须熟悉的,如医疗机构的部门设置、设备设施、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知晓医院有哪些部门,各有什么职能;医院科室的分布和就诊流程;医疗设备的特点和分布区域等。

3.相关政策

医务社会工作者除了要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功能评估、情绪疏导、疾病知识等,还要为他们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服务。所以医务社会工作者需掌握现行的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服务资源等,为服务对象提供政策依据、办事流程等。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任职要求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扩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和非医疗的照护,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服务,还要为患者的家属及社会人员提供服务;不仅要关注个体问题的解决,还要关注疾病预防工作和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由于工作内容广泛,对其任职时的能力要求也较高。主要有:

1.具有评估和诊断,制订计划并实施和评价干预效果的能力。要具有综合评估的能力,能合理运用家庭图谱、生态系统图绘、社会历史报告、社会支持网络等搜集评估对象的信息。具有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问题,并进行归纳和排序。具有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干预计划,并实施干预的能力。具有对服务过程、效率、效果进行判断、总结和评价的能力,并具有能完成结案报告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介入危机的能力。要具有运用多种沟通手段和技巧,如能倾听服务对象的诉求,并表达鼓励的能力;能妥善运用引领、回应、影响等会谈技巧,了解服务对象真实需要的能力。具有介入危机的能力,危机介入能力指对危机源的判断、对危机事件后果的预测、对危机介入方法和策略的选择等能力。如:服务对象可能因绝症、重症等出现不配合治疗甚至自杀的行为,如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引发民众恐慌时,要能够及时安抚服务对象并妥善处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3.具有良好的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类援助的能力和完善的管理能力。要具有能调节患者和家属因疾病引起的恐慌、绝望等负性情绪的能力,促进患者和家属正确的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要具有为医疗费用来源有困难的患者申请公共援助的能力,保证患者的治疗能顺利进行。要具有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的能力,让临终者能够不留有遗憾离开人世。要具有整合服务资源、管理志愿者、培训新进社会工作者等的能力,能够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NmSJbg8NglvY+zKhUB0etZQPBaKeksrHuO7uk4AV43Fslp/xGYsdO1ESJ4B2TR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