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范畴

医务社会工作有狭义及广义之分。狭义上指的是在医疗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广义上的社会工作除了狭义医务社会工作之外还强调利用社区与社会的资源,推进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整合,促进对疾病的预防,保护公众健康等公共卫生活动。传统的医务社会工作是狭义的,现在已经向广义发展。这体现了医务社会工作从内部到外部,从医疗到卫生逐渐延展的过程。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将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范畴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传统的医务社会工作,一个是扩展性的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前者可以分为院内与院外,强调治疗与康复;后者则立足于健康与预防。

一、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与健康等社会影响因素的预防和治疗,为患者提供超越医院的延伸性和连续性健康照顾,使患者获得全面的综合性服务。除提供直接临床服务、连续性服务和参与患者管理之外,还通过疾病预防、健康风险因素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预防等,服务于患者的健康促进。以治疗为目的的医务社会工作包括两个领域,即医院内和医院外,虽然二者都是以治疗为目的,但介入的方式和内容则有所不同。

(一)传统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中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

1.入院阶段

(1)多方搜集资料,获取与患者疾病相关的各种医疗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医护人员以及时调整医疗手段,并确定社工可帮助之处;

(2)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疏导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如医疗保险、社会捐助、医疗赔偿等;

(3)安抚患者,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方面进行改变;

(4)与患者建立深切的互信关系。通过会谈技术使治疗者放松,传递对患者的兴趣,显示宽容和接纳的态度,设计友好、人性化、安全的治疗氛围;

(5)与医护人员讨论病情,了解要帮助的患者之病情、治疗情形、治疗计划。致力于改善医患关系,配合医院治疗,减少医疗纠纷。

2.在院治疗阶段

(1)评估病患情况,了解其社会和心理的需要;

(2)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在医患之间建立起关于治疗的工作联盟;

(3)为其家人提供情感支持,疏导和管理焦虑的情绪;

(4)根据患者个案情况,评估社工可帮助患者之处并制订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提供服务,落实计划,实现目标;

(5)收集患者及其家人对医院的建议,改进医疗服务;

(6)以调解者身份处理医患矛盾,搭建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

(7)做好临床危机干预,帮助处于危机状态中的案主克服危机并降低危机消极影响,帮助克服因创伤而引起的精神痛苦;

(8)对患者及其家庭需要与问题诊断。提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包括高危人群的筛选,社会评估和社会心理评估;

(9)为患者与社会架起桥梁,寻求更多社会资源,协助患者回归社会。

3.出院阶段

(1)为患者制订出院及康复计划。对患者康复情况做鉴定和评估。在对其适用性、方案、服务质量等的评估完成后,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不同的疗养方案,以供他们选择;

(2)与社区的有关机构及相关的长期疗养中心取得联系,促进案主稳定情绪,以便更好地进入状态,并且为弥补计划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作准备;

(3)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理解病患及其需要。

4.在总体意义上,社工在医院治疗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协助患者及其家属疏导患病和医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及情绪问题;

(2)引导和辅助患者及其家属合理利用各种医疗设施,帮助分析治疗情景,利弊选择,避免盲目性;

(3)协调患者及其他家属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获得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

(4)提供入院、转院、出院的计划,协调安排并提供其他具体服务;

(5)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如获取福利资源、卫生资源,使患者在生理康复的同时获得社会康复;

(6)开展与疾病问题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其结果有助于进行下一步更有针对的治疗;

(7)政策倡导。促使医院内部对患者服务的政策、措施、服务程序的改善和医院外相关组织的改善,以符合患者和家属的利益;

(8)咨询协调。与医院内的或社区机构的员工联系,获取患者及其家属如何预防疾病、照顾患者的心理功能等资讯。

(二)院外治疗与康复性社会工作

1.康复介入

(1)帮助服务对象理清思路,将问题与目标按轻重缓急排序,确定解决问题的顺序;

(2)与服务对象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程序,需要的资源与帮助;

(3)理清服务对象及家庭的支持系统,挖掘并明确可利用的资源;

(4)制订介入计划;

(5)与服务对象或其家庭订立合约,明确在介入过程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慢性病治疗中的社工职能

(1)评估患者心理社会问题;

(2)制订照顾服务计划;

(3)增强与激发患者自我照顾能力;

(4)鼓励患者学习自我照顾技巧;

(5)改善患者生活环境;

(6)减少患者在适应过程中的障碍;

(7)给予患者家属情绪辅导和支持;

(8)教导他们照顾的技巧;

(9)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

(10)动员、利用与整合社区、福利与医疗资源;

(11)招募、训练与管理志愿工作者及各种服务人员;

(12)追踪与评估长期照顾服务。

3.残疾人康复中的社工职能

(1)协助康复医师开展需要评估、正确地诊断以及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残疾人康复后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

(2)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资源整合,寻找有利资源;

(3)使残疾人起居方便,并享受适合的公共设施服务;

(4)针对服务对象家庭进行专业辅导;

(5)提供个案、小组或社区的专业性服务,解决残疾人社会适应问题,满足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

(6)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

4.家庭医疗的社会工作内容

(1)连接家庭和社区卫生服务;

(2)寻求社会资源,减轻家属压力;

(3)提供咨询治疗;

(4)开展转介工作;

(5)鼓励患者与他人建立积极互动的关系;

(6)鼓励患者参与团体活动。

5.精神病防治中的社会工作内容

(1)纠正社会偏见:广泛宣传精神病学知识,形成正确对待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风尚;

(2)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家庭和社会与患者建立新的关系,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

(3)提供法律保护:对精神病患者出现犯罪行为,积极给予治疗;

(4)提供社会治疗和社会保护:协助为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设施、良好的治疗环境;

(5)建立健全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建立社会、家庭调解的知识体系;

(6)协助精神疾病专业人士做好服务对象的后续治疗;

(7)在服务对象出院回归社会的初期,介入服务对象的生活,帮助他适应新环境;

(8)呼吁社会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

二、卫生社会工作

1.在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方面

(1)推动健康需要评估;

(2)推动疾病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

(3)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保护;

(4)组织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卫生保健宣传;

(6)制订与实施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

(7)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2.在传染病防治方面

(1)协助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2)协助管理传染源,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3)切断传播途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4)保护易感人群,协助进行预防接种。

3.在促进环境卫生改进方面

(1)推动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宣传农村改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2)协助开展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空气污染等;

(3)宣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烟草危害行动,推广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

(4)积极宣传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活动,健康家庭行动;

(5)开展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常见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4.社区健康服务方面社会工作方面

(1)介入社区内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评估等;

(2)建立、发展、改进和维护社区健康信息系统;

(3)协助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和护士从事基本医疗服务;

(4)发现、培养、扶持和训练社区健康活动志愿积极分子。 4X/JMkkRwlbO9httsJ/LbHlfuhMl0tS5WQ8DZcjlraxxkq6TPlBpDEYmcKQfLmo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