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营养教育与咨询的主要内容与资源

营养教育与咨询是一项需要政府、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不同主体相互配合的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营养教育与咨询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改变公众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我国在营养教育与咨询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相关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与进展,但仍存在专业人员缺乏,设备资源不足等问题。近年来,营养教育与咨询越来越受到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学校、幼儿园、民营企业等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国家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相关政策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出台《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是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合理营养和膳食工作的重要文件,将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我国国民的膳食营养和饮食行为。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要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为重点,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出提升营养健康科普信息供给和传播能力,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的智能化应用融合发展,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传递至目标人群,进一步普及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营养宣传,避免营养信息误导,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素养,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提出要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以全民营养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5.15”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等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带动宣教活动常态化;提出开展生命早期1 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临床营养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吃动平衡行动等六大重大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合理膳食行动针对全人群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合理膳食行动在行动目标、主要指标以及具体行动内容上,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和不合理膳食行为,对“为什么要合理膳食,什么是合理膳食,怎么做才是合理膳食”分别从政府、社会、个人和家庭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要求,特别突出个人应当对自己合理膳食负责的理念,呼吁每一位居民都要行动起来,主动学习膳食科学知识,学会读懂食品营养标签标识,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每一天、每一餐做起,带动家庭、社区提升营养健康素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营养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对保障国家食物供给、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和推动居民营养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在编制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5—2035年)》将树立大农业、大食物、大营养观,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并指导各地编制区域特色的食物与营养发展规划,助力全民营养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年)》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营养保障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3岁,居民营养不足与体格发育问题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不断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续增长,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显著降低,这些都是食物供应充足、膳食质量提高的主要贡献。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营养健康问题。一是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油高盐摄入在我国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二是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能量摄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农村居民奶类、水果、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量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油盐摄入、食物多样化等营养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层。四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问题应得到特殊关注。五是食物浪费问题严重,居民营养素养有待提高。

二、形成以“全民营养周”为核心的营养教育与咨询品牌活动

“全民营养周”于2015年设立,2017年“全民营养周”作为“推动营养教育科普宣传常态化”的内容之一,被列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上升为国家倡导的全民科普活动,成为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每年确定不同主题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设立健康小屋、健康食堂、轻食餐厅、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知识一条街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环境支持与活动,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影响力日益壮大,营养与健康元素无处不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创建了我国营养教育的新格局。

三、日益重视学生营养教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学生营养教育的相关政策,如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饮用奶计划、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等。

营养教育是学生营养健康改善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营养教育离不开专业机构、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参与。2021年,教育部成立“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专家组”,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发挥专家对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的咨询、研究、评估、指导、宣教等作用。同年,第一届中国学生营养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本论坛旨在加强营养教育的学术和实践交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我国学生营养教育的创新发展。

四、公卫、临床与社会团体协同合作,共同促进营养教育健康发展

我国营养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医学、农业、轻工、商业、粮食等院校培养了一批专业营养工作人员。专业营养工作人员主要分布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营养工作和医院的临床营养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各个场所及婴幼儿、学生、青少年、成年人、孕产妇、老年人等全人群的营养需求也持续快速增长。营养工作者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发挥营养与膳食指导作用。乡、村各级公共卫生人员也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营养膳食指导的重要工作力量。

公共卫生机构营养工作者主要针对大众人群开展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分析、公众营养健康合理膳食等相关信息的普及;医疗机构营养工作者主要通过营养门诊或营养处方的方式针对孕产妇、儿童和疾病患者开展营养教育与咨询;社会团体主要针对个体给予个体化营养教育与咨询。

五、“互联网+”营养健康前景广阔

在膳食结构变迁、疾病谱变化、互联网交互发达的今天,“互联网+”营养健康将为营养教育与咨询工作带来更多优势。营养干预是营养工作最重要的落脚点,需要进行需求评估,对服务对象进行人群细分,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方案,并进行及时跟踪随访与评估。“互联网+”营养健康可实现远程营养教育与咨询,减少时间、地域、社会经济状况与面对面交流的各种限制,提高为所有公众提供全生命周期膳食营养服务的灵活性。如面对全人群利用网络各大平台与应用开展的中国好营养直播、系列营养健康访谈、营养大咖自媒体文字与直播等“互联网+”营养健康活动的各种实践,对于引导公众选择适宜的营养健康生活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互联网+”营养健康能够发挥信息采集和利用快速、便捷、针对性强的优势,为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提供营养健康信息,开展监测和膳食指导,进一步与自我健康管理相结合,促使居民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

对于普通居民,运用“互联网+”营养健康能极大提高其有效营养健康信息获取和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提高居民健康的根本目的;对于营养工作者,他们多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营养相关工作人员,“互联网+”营养健康的引入能够在居民、营养工作者和专业机构间建立信息交流的桥梁,达到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目的;对于政府及营养工作专业机构(主要为国家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互联网+”营养健康能够使政府和专业机构准确、高效地掌握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充分的科学支持和依据。

六、我国营养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人才队伍

营养师在国际上是一个成熟的职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5年10月发布了公共营养师等11个新职业。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为我国营养师职业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营养咨询行业还不够规范,存在不少人无营养师资质,却以营养师的身份进行营养咨询的现象。

注册营养师在美国是医生的一种,是美国法律认可的食品与营养专家,为病人提供的很多服务受医疗保险覆盖。2017年,中国营养学会开始了注册营养师的评审工作,注册营养师需要具有营养和/或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并在指导下实践学习一年以上。国内的临床营养工作和过去比进步了很多,基本上三甲医院都有营养科,大部分二甲医院也有。我国注册营养师大部分在医院营养科、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合理膳食行动提到制定实施营养师制度,在幼儿园、学校、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体供餐单位配备营养师,在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并提出每1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的目标。

营养指导员是合理膳食行动提出的新名词,主要在社区里。营养指导员是经专业培训,掌握基本营养健康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一定程序认定后,面向公众提供营养教育和咨询、膳食和均衡营养指导与宣教等服务的专业人员。营养指导员实行定向定量的原则,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养老院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中从事营养指导工作的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逐步扩展至体育健身、食品企业、餐饮业等从事营养管理的人员。营养指导员面向公众提供的营养服务包括膳食营养状况分析、膳食营养评估与指导、营养配餐或食谱设计、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推广“三减三健”等适宜技术、人群营养干预与改善等。营养指导员作为打通国民营养健康素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是营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指导员是社区和基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对于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不健康饮食结构的合理化调整,营养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营养健康食堂、餐厅的创建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杜维婧 马冠生) Ab7y1cCjEvr1O5D0salKMezKeyWVlVu5+A5nrbofMVDa1z0+1dcH2litpTzxMK0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