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身边这个致命危险,做对3件事就可以避免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段蕾蕾

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家长的安全意识一定要“在线”。

暑假期间,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孩子们遭受的意外伤害让人痛惜,而事件背后反映出来的伤害发生的普遍性,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道路交通伤害,作为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是我国1~14岁儿童的第二位死因,15~19岁青少年的第一位死因。

这样巨大的威胁,家长和孩子怎么做才能有效防范呢?

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对3件事。

“看住了”:儿童一定要由成人看管

“看住了”这件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很多惨痛案例的发生,都是因为家长看管缺位,没有真正地“看住”孩子。有些家长陪伴孩子时心不在焉,意外真正发生的时候根本没有察觉。

2016年10月,湖南省岳阳市,一名2岁女孩独自走在前面玩耍,家人跟在她身后几米处玩手机。女孩突然转向走到了一辆轿车前,轿车司机启动时未观察到车前的孩子,直接碾压过去,女孩当场死亡。

2021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地铁8号线的一个站台上,一名年轻妈妈下车时没留意推车不稳,造成车内2个多月的婴儿掉入地铁轨道。紧急关头,旁边一名年轻男子侧身下到轨道内才救起了婴儿。

现在的道路交通状况复杂,路上到处是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孩子们穿梭其中,危险重重。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家长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住了”。

“看住了”是有具体要求的,家长要拉住了,不松手,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任何措施都不能代替监护。

儿童一定要由成人监管。

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分心。

如果家长或其他成年人无法做到专心看护,应将儿童送到安全并有专人监护的活动场所,如幼儿园、托幼机构等。避免儿童独自在道路周围玩耍。

“用对了”:正确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带

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带,对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也很重要。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正确使用儿童乘车约束装置(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带)是最有效的保护儿童安全的措施,可将婴儿和幼儿在道路事故中死亡的可能性降低50%~80%。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身高使用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带,可以有效保护儿童乘车安全。

选择适合儿童身高、体重的安全座椅。婴儿应使用反向安全座椅。

身高在145厘米以上的儿童才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

选择3C认证的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安全座椅应按照说明书安装在后排,确保正确安装及固定好。

有些家长一听到要让孩子坐儿童座椅,就觉得困难重重:

“我家孩子2岁多,一坐安全座椅就哭,怎么哄都没有用,这可怎么办?”

“我平时开车带着孩子不会出远门,只去很近的地方,用安全座椅太麻烦了!”

“我家买了安全座椅,可放车里太占地方了,就没怎么用过。孩子坐车出门都是大人抱在怀里。这样也安全吧?”

“我家孩子刚上小学,看到大人都系安全带,他也要和大人一样。孩子系安全带,也足够安全了吧?”

让孩子乖乖坐上安全座椅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家长们要记住一句话:儿童安全座椅必不可少,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

记住:无论孩子喜不喜欢,无论出行距离远近,安全座椅都不能舍弃。

“被看见”和“看见”:孩子更醒目、会避险才安全

孩子身形较小,又常常喜欢玩耍打闹,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对危险的察觉也不够敏锐,很容易遇到道路交通伤害。

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让孩子“被看见”和“看见”也很重要。提高儿童的醒目性,增强儿童的危险识别能力,孩子在路上的安全才能更有保障。

让孩子“被看见”。驾驶员看到儿童一般都会主动避让,家长们可以给儿童戴安全帽、穿有交通反光标志的衣服,给儿童的自行车装上车灯和反光片等,尤其在夜间,能让驾驶员更容易看见孩子,从而降低儿童受伤害的风险。

让孩子“看见”。孩子了解路上的危险,减少自身的危险行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家长们可以教儿童一些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比如汽车有视觉盲区、要与大车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不在路上随意打闹、不随意横穿马路等。 SRtFhFAAjE7w3cy0HJAQsngbuSPSJD+ijUn0MpiFoW3IIsKX64rgKs9zNvlx+U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