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教授 王立祥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高端智库专家、中国地震
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高孟潭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贾群林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电教管理室主任 周柏贾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全军战创伤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灾难医
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连阳
上海市地震局博士 韦 晓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此次地震是我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最强地震,造成两高速公路大桥塌陷,国省干线严重受损、变形。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北纬25.67度,东经99.87度)发生6.4级地震。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一般时长只有10秒钟左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人们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险行动,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在地震中科学应对与躲避,是提高生存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之举,正确认知地震中“往哪躲”显得尤为重要。
室内三角区域 躲避在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
户外平坦空间 躲往户外平坦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人体屈曲避伤 利用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体位形成自救空间。
床下衣柜窗边 别往床下“躲”:当建筑物的天花板因强烈地震发生倒塌时,掉落的天花板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床底下“能躲不能逃”。别进衣柜“躲”:大衣柜重心太高容易倾斜,人一旦进入柜子里视野也会受阻,四肢受到束缚,容易造成呼吸困难,不仅会错过逃生时机,还不利于被营救。别靠窗边“躲”:现在的建筑楼房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地震时,楼房常常是框架在、墙没了,如果人们躲在窗户下,很容易被甩出去。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更要远离高层楼的窗户。
电梯车内楼旁 别乘电梯“躲”:地震后紧接着会停电,一旦断电,人就卡在电梯里面出不来了。而且电梯间容易崩塌垮掉,导致电梯快速坠落,亦不利于呼救及救援。别入车里“躲”: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你在驾车,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方向盘无法把握,让人难以驾驶而引发交通事故。地震中,建筑物等倒塌会将车辆压扁,使车内的人丧失逃生机会。同时,地震时灾情复杂,可能引发汽车燃油着火。别在楼旁“躲”:地震瞬间,房屋结构发生破裂、毁损和扭曲,面临余震、救援时扰动以及毗邻建筑物二次倒塌的危险,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地震时应尽量快速躲开建筑物,特别要远离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桥下电杆山脚 别钻桥下“躲”:切记一定不要进入桥梁、隧道、堤坝,尤其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这些地方很容易在地震中发生塌陷。别依电杆“躲”:地震躲避逃生时,千万要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如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路灯、自动售货机等,这些危险物除了会倒塌直接伤人外,还可能引起触电伤亡事件的发生。地震可导致电线零落,易引发火灾。别近山脚“躲”:震区若在山区,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等。切记这些次生灾害可当即发生,也可能过后发生,像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等易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切勿停留。
首先,评估环境与自身状态。
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逃离危险也很重要。评估自己是否受伤,伤情的轻重,如是否出血、是否骨折等。如果发生了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进行止血。
其次,被掩埋时,正确脱险,科学自救。如果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中,自救最重要的是镇静、除险、求救。要设法保护自己,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
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刨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
期间要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要尽可能利用手边的简易工具,间歇性地敲打附近坚硬器物,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一定要节约使用水和食物,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的必然结果。在地震之前,居民最好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建立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在地震高发区,居民可储备饼干、矿泉水等基本的应急食品。
了解居家附近可能的危险源分布情况,一旦发生地震,便于回避。
积极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地震应急演练训练,掌握自救与互救基本技能。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订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于防震的隐患。
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人员要撤离。笨重的房屋装饰物等应拆掉。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伤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地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比如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等。
脱离险境后,应撤离到政府组织或指定的公园、绿地、场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并听从政府的安排,有序领取救灾物资。自身条件具备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协助政府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