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特别是对健康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从原来单纯将健康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工具,转移到对健康所具有的人力资本价值、权利价值和终极目标价值的再认识,正是由于人类对健康功效与价值认识的不断拓展,才使得如何构建一个完善而强大的健康保障制度受到广泛重视。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核心制度之一,经历了不断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其功能从疾病互助、风险防范、减少可及性障碍、提供服务利用的经济保护,拓展到巩固社会安全、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更多方面。
伴随医疗保险制度向纵深发展,如何靶向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点需求而开展更精细化、更深层次的探索成为关注热点。就医疗保险筹资和支付改革而言,如何解决医保公平性问题与挑战,如何靶向贫困人口、老年人口、妇女儿童等脆弱人群以及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患者的需求,如何满足公众对药品、基本医疗、新技术及门诊、住院、预防服务等项目需求而推进更加精准、靶向的制度设计和改革将成为研究的重点。本书高度关注被共性需求掩盖的差异化需求,致力于探索医疗保险制度在实现共同目标基础上如何更好满足人群差异化需求的可行路径。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现和诊断自身不足,不断寻求制度完善与创新的过程。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探索,不仅应关注筹资制度和体制的创新,而且应关注支付制度和方式的完善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围绕共性需求、重点疾病需求、重点人群需求、重点健康风险需求,设计更精准、更具反应性、更具前瞻性的医疗制度改革方案。从当前以“救火式”为主导的保障功能,转向兼顾疾病预防和治疗双重保障功能,拓展到以健康为导向的保障制度,使其不仅能够护佑每个人的健康安危,同时也成为护佑公民集体健康安危的制度盾牌。
本书通过对各国医疗保险制度变革与创新,以及各国全民健康覆盖下的医疗保险筹资与支付制度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分析,探索中国在实现普惠性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如何让制度更具弹性、反应性,如何通过更精准的制度设计和干预策略,实现对民众差异化需求的更好应答。书中内容总结提炼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ZD01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333003)、面上项目(71673071)、青年基金项目(71503063)的研究成果。希望本书能为医保与卫生部门的管理者、专业人员、研究者提供重要工作参考,为公共管理专业、医疗保险专业、医疗和卫生管理专业及健康服务管理专业的师生提供学习参考。
在本书付梓之际,向所有支持和帮助本书出版的同仁付出的辛苦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吴群红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