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可通过化学、免疫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测定,对肿瘤的诊断、疗效和复发的监测、预后判断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25μg/L。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出生后AFP合成受到抑制。当肝细胞或性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AFP重新开始合成,血中含量明显升高。因此,血中AFP浓度检测对诊断肝细胞癌和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AFP升高,性腺胚胎肿瘤(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也可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5μg/L。
早期胎儿的胃肠道及某些组织均有合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能力,但妊娠6个月后含量逐渐降低,出生后含量极低。CEA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脏器特异性低,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判断预后,监测疗效和肿瘤复发等。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等。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4.0μg/L,游离PSA<0.8μg/L,游离 PSA/总 PSA>0.25。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存在于前列腺管道的上皮细胞中,在前列腺癌时可见PSA血清水平明显升高。总PSA及游离PSA升高、游离PSA/总PSA降低,提示前列腺癌。其他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良性疾病也可轻度升高(一般在4.0~10.0μg/L),需结合直肠指检、超声等进行鉴别。
<37 000U/L。
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是一种糖蛋白,正常人唾液腺、前列腺、胰腺、乳腺、胃、胆管、胆囊、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存在微量CA19-9。CA19-9既无肿瘤特异性又无器官特异性,主要用于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
<35 000U/L。
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一种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首选用于协助诊断卵巢癌、估计疗效和监测病程,也可作为CA19-9之后胰腺癌诊断的次选标志物。其他如乳腺癌、胃癌、肺癌等也可呈阳性。
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eptide antigen,TPA)是存在于胎盘和大部分肿瘤组织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一种单链多肽,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检出率高达70%以上,但与肿瘤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无相关性。临床常用于迅速增殖的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尤其是已知肿瘤的疗效监测。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升高可见于肺鳞状细胞癌、食管癌、宫颈癌等,临床用于上述肿瘤的治疗效果、复发、转移或预后的评价。
甲状腺素(thyroxine,T 4 )是含有四碘的甲状腺原氨酸,外周血中99%以上的T 4 以与血清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仅约0.04%是具有生物活动的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 4 ),故临床在分析解释血清T 4 浓度数值时需考虑结合蛋白的影响。结合型T 4 与 FT 4 之和为总 T 4 (TT 4 )。
TT 4 为65~155nmol/L;FT 4 为10.3~25.7pmol/L。
TT 4 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最基本的体外筛查指标,浓度常受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增高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多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妊娠以及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等,也可见于严重感染、心功能不全、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降低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缺碘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过程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等。TT 4 检测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FT 4 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影响,直接测定FT 4 对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较TT 4 更有意义。升高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灵敏度明显优于TT 4 ,降低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T 4 在肝脏和肾脏中经过脱碘后转变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FT 3 ),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结合的结合型T 3 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 3 )之和为总 T 3 (TT 3 )。
TT 3 为1.6~3.0nmol/L;FT 3 为6.0~11.4pmol/L。
TT 3 增高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较灵敏的指标,是诊断T 3 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特异性指标,也可用于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T 3 可减低,但由于甲状腺仍有产生T 3 的能力,所以TT 3 减低不明显,有时甚至轻度增高,因此TT 3 不是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灵敏指标。此外,TT 3 减低也可见于肢端肥大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使用雌激素等。
FT 3 增高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非常灵敏。早期或具有复发前兆的格雷夫斯病(Graves病)的患者血清FT 4 处于临界值,而FT 3 已明显增高。FT 3 减低见于低T 3 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是腺垂体分泌的重要激素,其生理作用是刺激甲状腺细胞的发育、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0.02~0.1U/L。
TSH是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要依据,也适合于早期确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紊乱的诊断。FT 3 、FT 4 和TSH是评价甲状腺功能的首选指标,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TSH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单纯性甲状腺肿、腺垂体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炎等,也可见于应用含碘药物等,可作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
TSH减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等。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90%~95%的桥本甲状腺炎、52%~58%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35%的甲状腺癌患者可出现抗TG阳性。重症肌无力、肝脏病、风湿性血管病、糖尿病也可出现阳性。此外,有些正常人,尤其是女性,抗TG阳性率随年龄而增加。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nti-thyroid microsome antibody,抗TM)是针对甲状腺微粒体的一种抗体,与抗TG同时检测可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主要用于临床有出血倾向、出血性疾病以及血栓前状态、血栓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也用于抗血栓和溶血栓药物治疗监测等。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指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液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参考值为(6.9±2.1)分钟,超过9分钟为异常。延长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浆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异常等,也可见于服用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物等。BT缩短无明显临床意义。
详见本章第三节。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0~0.256mg/L。
D-二聚体是体内活动性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正常可排除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具有高灵敏度、低特异度和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同时可作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和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推荐应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作为口服华法林时首选的监测指标。INR=(患者PT/平均正常PT) ISI ,(PT指凝血酶原时间,ISI指国际敏感度指数),一般控制在2.0~3.0为宜。
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NOAC)的患者不推荐进行常规治疗性药物监测,但在某些情况下仍有必要检测抗凝活性。定性评估NOAC的凝血检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量化评估指标如抗Xa因子和ecarin凝固时间(ECT)在急诊或紧急临床情况、肝肾功能不全或怀疑药物过量等情况下或许有用,但目前还未大规模开展。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产物。血Hcy≥10μmol/L是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分层因素。血Hcy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还可见于慢性肾衰竭、叶酸缺乏病等疾病。
血清淀粉酶(amylase,AMS)为35~135U/L;24小时尿液AMS <1 000U/L。
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急腹症的鉴别诊断。由于AMS半衰期短,胰腺或腮腺发生病变时,血清AMS升高早,持续时间短,而尿AMS升高晚、持续时间长。临床主要以血清AMS变化为主要诊断依据,尿AMS仅供参考。
急性胰腺炎是AMS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管阻塞、胰腺癌早期、肾衰竭时也可增高。
AMS减低主要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肾衰竭晚期等。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对宫颈癌具有诊断价值,超过92%的宫颈癌可通过两年一次的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得到有效预防。绝大多数宫颈(阴道)脱落细胞来自宫颈及阴道上皮细胞,阴道分泌物涂片常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和巴氏染色(Papanicolaou stain)检查。临床主要用于诊断恶性肿瘤、判断恶性肿瘤预后、了解卵巢功能。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及早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