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健康中,伤害的定义与医学或其他卫生专业不同。在职业卫生方面,保险部门需要进行统计分类,严重影响了伤害的定义。出于职业健康目的,伤害是一种由单一事件引起的疾病,通常是由创伤造成的,但有时是由其他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通常会立即导致损害或损伤。疾病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的,是长期和反复暴露的结果。因此,由慢性劳损或重复运动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称为疾病。由创伤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和由单一事件引起的损伤称为伤害。同样,一段时间内化学暴露或慢性中毒引起的机体不适称为疾病。由化学烧伤或急性毒性引起的机体不适称为伤害。中毒可被视为伤害或疾病,这取决于它们是急性还是慢性发生的。
本章主要涉及创伤性伤害。严重伤害造成对残疾的影响远远超过工作时间,因为它直接会影响个人的收入。
在露天矿山主要表现为边坡失稳和破坏;坍塌是露天矿山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发生事故的后果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对生产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防范措施:生产作业中与边坡和架头等存在坍塌危害区域保持安全距离,作业前对现场做好安全检查确认。
爆破伤害,指爆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发生在装药爆破的工作面。装药爆破影响范围内的装运场地和破碎场所、爆破器材加工场所等。爆破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严重伤害或死亡,或者对设备、设施等造成严重毁坏。防范措施:严格遵守爆破作业规程,严禁无证人员参与爆破作业,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警戒。
物体打击事故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一旦遭受物体打击其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物品的损毁。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远离可能存在打击的运行中的物体。
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场所:剥离作业面、凿岩作业面、作业平台、采场边坡、破碎平台等作业面;高处坠落造成的事故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防范措施: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规程,正确使用高空作业安全绳、安全帽、安全网等防护工器具。
车辆伤害事故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坠落、挤压伤亡事故。车辆伤害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设备物品的损毁。防范措施: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章驾驶。
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场所:剥离过程、凿岩及凿岩台阶、设备检修及检修场所、破碎过程、运输过程等。机械伤害的主要后果是造成人员伤亡,其次是对物件的损坏。防范措施:严禁接触运行中的设备,完善运转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
矿山火灾是指矿山企业内所发生的火灾。矿山火灾可能发生在空压机房、机修车间、综合材料库、油库、生产办公区域和变压器等用电部位。火灾事故的主要后果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范措施:严格做好火灾消防预防工作,确保现场消防器材和设施完好有效。
压力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物理性爆炸)以及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炸。容器爆炸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压力容器使用规程。
触电事故是指由于电流流经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包括雷击伤亡事故。触电伤害的后果是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防范措施:严格遵守电气操作安全规程,严格无证从事电气作业。
①雨天、冰冻天气作业场地不平,道路潮湿、废石场黏滑等可能引起人员滑倒、摔伤、扭伤等;②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安全距离不够,可能发生碰撞挤压事故;③设备启动时未发信号或信号不清,指挥或操作不当引发事故等;④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或酒后作业等引发事故;⑤未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或未正确使用工器具等引发事故。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和落实相应安全防范措施,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创伤性肌肉骨骼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大多数职业伤害与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伤害非常相似。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职业伤害与工作有关,通常可通过特殊的保险系统来处理(如工人的补偿措施),且所有职业伤害都是可预防的(图1-8-1)。
图1-8-1 腕管综合征
这名工人患有腕管综合征,正在使用夹板减轻疼痛。由于腕部狭窄的空间肿胀,当中枢神经而受到压迫时,就会造成这种疾病。它可能许多疾病的发生相关联,但也是一种重复性劳损,在长时间使用键盘和鼠标而得不到充分休息,工作场所基础设施设计不满足人体功效学时,也可导致此类疾病。
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受伤部位在背部和颈部。背部受伤造成了超过40%的索赔,并且尚有大量的投诉没有被报告。其次是手部受伤,约占所有职业伤害的五分之一。其余的则分布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损伤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分类,但通常用以下术语来描述:
1.软组织损伤(肌肉、关节韧带或肌腱有损伤)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职业损伤,约占总损伤总数的40%。
2.骨折(当骨骼骨折时)仅占职业伤害的10%左右。
3.脱臼(当关节发生分离时)。
4.穿透伤(例如,当工人踩到钉子上时)。
5.挤压伤(因压力造成的伤害)。
6.撕裂伤(有伤口或开放性的伤口)。
7.坠落(从高处掉落到低处)。
8.头部损伤(这意味着有脑损伤的风险)。
9.多重创伤(发生在严重事件中,通常涉及机动车辆)。
10.烧伤(可能是热伤、电或皮肤化学损伤的结果)并不常见(小于5%),但往往很严重。
(王永斌 任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