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孕前营养状况的调查及评价

孕前准备的女性应进行必要的健康体检,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脂异常及感染性疾病;同时进行相关营养素的检测,如血常规、叶酸、维生素D、尿碘等反映营养状况的检测,避免相关疾病及营养素不足或过量对于受孕和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孕前营养状况的调查包括:

一、一般情况

出生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年龄:___岁

民  族:□汉 □回 □满 □其他______

职  业: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

生活方式(作息时间):每天__餐,晚上睡眠时间__小时

锻炼习惯:□有 □无

吸  烟:□是 □否

饮酒习惯:□是 □否

经常就餐地点:早餐(□自制、□外卖、□食堂、□其他______);

中餐(□自制、□外卖、□食堂、□其他______);

晚餐(□自制、□外卖、□食堂、□其他______)

自我评价饮食规律(定时定量):□有 □无

饮食搭配:□荤素搭配 □偏素 □偏荤

二、孕前专科营养相关检查

(一)孕产史及家族史

孕__产__,初潮年龄___周岁,初孕年龄___周岁

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 □胎停育 □死胎死产 □胎儿畸形

□妊娠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 □子痫 □巨大儿

□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 □其他(__________)

糖尿病家族史:□有 □无

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有 □无

单纯性肥胖家族史:□有 □无

高脂血症家族史:□有 □无

(二)体格检查

血压____/____mmHg 身高____cm 体重____kg BMI___kg/m 2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Hb____g/L WBC____10 9 /L RBC____10 12 /L

淋巴细胞计数____10 9 /L

尿常规:尿糖____mmol/L 尿酮_____mmol/L

肝肾功、血糖: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____U/L

天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____U/L

尿素____μmol/L  肌酐(必要时行 OGTT)____μmol/L

血糖____mmol/L

血脂:甘油三酯____mmol/L 总胆固醇____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____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____mmol/L

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____pmol/L 促甲状腺激素____mIU/L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____IU/ml

三、孕前营养指导

(一)膳食营养推荐

孕前女性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特别补充以下3条关键推荐:

1.调整孕前体重至适宜水平。

2.常吃含铁丰富食物,选用碘盐,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

3.禁烟、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发布的《中国备孕妇女平衡膳食宝塔》见附图2-1。

孕前体重关乎新生儿出生体重、婴儿死亡率及孕期并发症等不良妊娠结局。肥胖或低体重女性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人群,孕前女性宜通过合理饮食及运动来调整体重,使孕前体重尽量接近或达到理想水平(BMI在18.5~23.9kg/m 2 )。

育龄女性因为月经额外丢失等原因,可能造成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较高,而孕前的铁缺乏可能导致早产、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以及孕期的贫血。因此鼓励孕前女性应经常摄入含铁丰富且利用率高的动物性食物,建议存在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女性纠正后再怀孕。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要的微量元素,为避免孕前的碘缺乏对胎儿智力和体格发育产生的不良影响,孕前女性除建议选用碘盐外,还应每周摄入1次富含碘的海产品。叶酸缺乏可影响胚胎细胞增殖、分化,增加神经管畸形和流产的风险,孕前女性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400μg/d,并持续整个孕期。

全生命周期均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尤其在备孕期间,利于将来母子双方的健康。这包含孕前6个月夫妻双方即戒烟、禁酒,远离吸烟环境,以避免烟草及酒精对胚胎的危害;遵循平衡膳食原则,以保证摄入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同时纠正可能的营养缺乏和不良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和炎症;尽量进行全身健康体检,积极治疗相关炎症疾病,避免带病怀孕;保证适度运动;规律生活,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愉悦心情。

(二)运动指导

身体活动或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调节机体代谢,增强体质,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同时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

推荐成人积极参加日常活动和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即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 000步。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是指需要一些用力但是仍可以在活动时轻快地讲话的活动,如快速步行、跳舞、休闲游泳、打网球、打高尔夫球、做家务(如擦玻璃、拖地板、手洗大件衣服等)。中等运动强度,常用快走作为代表,中等强度的下限为中速(4km/h)步行。

运动习惯建议设置目标,逐步达到;培养兴趣,把运动变成习惯(表3-1,表3-2)。

表3-1 推荐的成人身体活动量

注:快步走6 000步所需时间,因年龄和体格不同而不同

表3-2 成人每天身体活动量相当于快步走6 000步的活动

(三)建议维持或尽量达到理想体重

1.体重过重与减重

对于肥胖、超重的备孕男女,饮食调整的原则是在控制总能量基础上的平衡膳食。一般情况下,建议能量摄入每天减少1 256~2 093kJ(300~500kcal),严格控制油和脂肪的摄入,适量控制精白米面和肉类,保证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的摄入充足。减重的速度以每个月2~4kg为宜。运动可以帮助保持瘦体重,减少身体脂肪,建议肥胖、超重的人每天累计达到60~9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天;抗阻肌肉力量锻炼隔天进行,每次10~20分钟。减重计划应根据个人健康、性别、体重、活动有所不同而不同。无论如何,减重膳食不能低于1 200kcal,且仍应坚持遵循膳食指南原则,保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平衡。

2.体重过轻与增重

体重过轻分两种状况:一种是身体脂肪含量和瘦体重都不足;另一种情况则是脂肪含量正常而瘦体重不足。为健康和生理供能所需,男性必需体脂肪最少在3%~8%,而女性则在12%~14%。体重过轻者首先要排除疾病原因,伴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而后评估进食量、能量摄入水平、膳食结构、身体活动水平及身体成分构成等,综合给予能量摄入建议,逐渐增加能量摄入至推荐量,或稍高于推荐量,坚持均衡膳食,可适当增加谷类、奶制品、蛋类及肉类食物,同时配合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食欲,改善身体结构。

(四)微量营养素的合理补充

备孕期间在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一些营养素水平,尤其是叶酸、铁及碘的营养状况。

1.叶酸

备孕女性应从准备怀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400μg叶酸,有条件的地区建议检测红细胞叶酸水平以指导叶酸补充。

2.铁

备孕女性建议常规进行血常规检测,确认血红蛋白营养水平,如有贫血,确认贫血性质,积极纠正贫血后受孕。

3.碘

通常状况强调碘盐使用,对于存在基础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等疾病,需征求医生意见后采用碘的补充方式。

(五)两次妊娠之间的体重管理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消耗的能量是产后体重恢复最有效安全的方式,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建议母乳喂养2年,为生命1 000天健康保证外,更有利于女性的产后体重恢复。因此在营养准备上建议两次妊娠最好间距2年以上。下一次妊娠前体重管理仍然需要尽量达到标准体重为宜。

四、特殊人群的备孕营养指导

(一)体重异常(低体重及超重/肥胖)人群

强调肥胖女性孕前减重的重要性。同正常体重女性相比,肥胖女性自然受孕率或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后受孕率低,受孕后自然流产率增加。

妊娠前超重和肥胖不仅增加围孕期母儿的患病率,更会影响其远期健康,甚至隔代健康。必须积极寻求对超重和肥胖孕妇的正确临床管理及干预方式,以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和远期慢病的发生。近期的证据提示,妊娠期改变女性生活方式的成效很低,尤其是妊娠前的超重和肥胖在妊娠期很难进行减重。因此,对超重和肥胖女性的干预管理应尽早开始。

1.孕前咨询及宣教

所有肥胖女性应有计划地妊娠,并在计划妊娠前进行孕前咨询。对于肥胖女性成功妊娠更加艰辛,必须针对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饮食和运动进行管理,使其明确合理体重目标,进行有效减重,尽量将BMI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评估身体健康状态:

需评估肥胖女性不孕或妊娠后风险,包括详细询问患者月经情况(初潮时间、月经周期、月经量等)、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有无高雄激素血症临床表现(多毛、痤疮等),既往有无不孕史及不良妊娠史,是否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女性亲属是否存在月经异常、不良生育史和妇科肿瘤病史。完善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重点关注血脂、血糖及胰岛素(必要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性激素测定、妇科超声,筛查有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等高危疾病,如有异常转至相关科室就诊。在生活方式干预的过程中要进行持续评估和监测。

(2)心理及行为干预:

肥胖女性可能由于激素紊乱、体型改变、受孕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备孕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增加,应评估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后及时干预。引导其正确认识肥胖与妊娠和子代健康的相关问题,告知孕前合理控制体重将有效地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并有利于远期健康,使之主动减重。在临床医生、心理医生、营养师、护士等团队的指导和监督下,逐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学习控制热量摄入和进餐过程的技巧,同时鼓励采取有效减轻并维持体重的行为措施,如饮食日记等,帮助其提高行为依从性。

2.调整生活方式,优化体重管理

(1)医学营养治疗:

对于肥胖女性,合理安排饮食,控制总能量摄入及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为减轻体重,每天须达到30%或500~750kcal(1kcal=4.184kJ)的能量负平衡,具体数值应灵活而个体化。饮食建议包括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包括限制烹调油、坚果,以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同时要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饮食纤维,尽量减少烟酒和咖啡等可能有生殖毒性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夜间加餐等不良饮食习惯。适当地使用一些特定配方的代餐在减重饮食控制中有良好效果,代餐成分稳定,可以按照治疗需求改变营养成分数量和种类配比,使用方便。根据患者肥胖程度、身体健康和代谢情况、生活方式等,可以个体化选择限能量平衡膳食(calorie restrict diet,CRD)、低能量膳食(low calorie diet,LCD)、高蛋白质膳食(high protein diet,HPD)、轻断食模式(也称间歇式断食模式)等进行营养治疗。轻度限食对生殖轴没有影响,重度限食和禁食会抑制生殖功能,极低能量膳食(very low calorie diet,VLCD)一般仅限于少数患者的短时间治疗,不适合备孕期妇女。另外,近年来兴起的生酮饮食模式在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等慢性病中也有应用,但是对于肥胖女性生殖功能的改善研究较少,尚在探索阶段。

(2)体力活动:

除了增加能量消耗和减少脂肪之外,运动还可减少腹内脂肪,增加瘦组织(包括肌肉和骨组织)的量,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代谢,对减肥的影响取决于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率和总量。每天安排体力活动的量和时间应按减重目标计算,对于需要消耗的能量,推荐采用增加体力活动量和控制饮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50%(40%~60%)应该由增加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来解决,其他50%可由减少饮食总能量和减少脂肪摄入来达到。具体运动建议如下:①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等),其中90分钟为中高强度运动,每周3~5次训练;②减少久坐的行为;③个体化方案需根据个人意愿和考虑到个人体力限度。

3.药物及手术减重

奥利司他作用于胃肠道,可使膳食脂肪吸收减少33%,未吸收的和胆固醇随大便排出,从而达到减重目的。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奥利司他(120mg,每日3次)3~6个月可改善肥胖者脂、糖代谢,降低其心血管疾病风险。肥胖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应尽早药物治疗,对于体重下降幅度小于原体重的5%者,可联用奥利司他。兼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对伴有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PCOS者有较为明确的积极作用,推荐使用。目前国内常用剂量为500mg,每天3次,体重下降幅度应达到原体重的至少5%,备孕患者建议使用至确定妊娠。用药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注意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减重失败且BMI≥40kg/m 2 或BMI≤35kg/m 2 伴随有高风险肥胖相关病症(如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减重。Milone等对于不孕妇女减重后成功怀孕的荟萃分析发现,代谢减重手术使不孕的女性成功怀孕的概率提高至58%,这为将代谢减重手术作为不孕肥胖妇女的临床治疗手段提供了合理性,对术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剖宫产率的影响还存有争议。代谢减重手术提高女性生育能力的机制至今不明,目前研究更偏向于代谢减重手术可显著改善肥胖女性患者代谢紊乱从而使相关激素正常分泌的观点。目前,使用较多的代谢减重术式为Roux-en-Y胃旁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袖状胃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及可调节胃束带术(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AGB)。有研究认为RYGB和AGB代谢减重术后患者的生育结果基本相同,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在不同术式后无差别。考虑到术后1年内患者体重迅速降低,且术后摄入少,吸收差,易导致微量营养素如铁、钙、叶酸、维生素B 12 、维生素B 1 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建议手术1~2年后达到适宜体重及营养素达到平衡再怀孕。

(二)素食人群

素食人群指以不食肉、家禽、海鲜等动物性食物为饮食方式的人群、完全不食动物性食物及其产品的为全素人群、不戒食蛋奶类及相关产品的为蛋奶素人群。不提倡备孕女性选择全素膳食。素食可能会增加蛋白质、维生素B 12 、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等营养缺乏的风险。

素食的备孕女性仍适用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建议,并积极监测营养水平。在坚持一般膳食指南基础上,适量增加全谷物食物,可以尽可能保留天然谷物的营养素;大豆是素食者重要的食物选择,其含有优质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发酵的豆制品中含有一定量B 12 ;坚果中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钙、铁等,以尽量避免因缺少动物性食物而引起的蛋白质、维生素B 12 、n-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等营养素的缺乏风险。

(三)“三高”等代谢综合征人群

代谢综合征备孕女性,应尽量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异常,在疾病控制条件下,积极配合医学营养治疗,改善血糖、血脂、血压状态后受孕。

(四)贫血人群

备孕女性,监测贫血营养状况,一旦发现贫血,需要确认贫血性质,积极治疗,需改善贫血状态后受孕。

(五)甲状腺疾病人群

积极治疗基础病,调整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激素水平正常条件下受孕,并根据临床建议配合医学营养治疗,确定相关营养素碘的摄入建议。 RhPWkBHMFoQ9t5whvD/FNdSiwTP9siUVHh7K5bUPtFRmoTH52J39hamargkKoo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