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治疗时机及治疗适宜

一、治疗时机

■早发现

□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发现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越佳。研究表明:新生儿脑重在340~400g之间,出生后6个月达800g;小儿出生后3岁以内是大脑发育最快和可塑性最好的时期,此期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60%,如果此期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脑瘫,并注重加强患儿在神经精神方面的积极训练,对于脑瘫患儿日后神经精神功能的开发和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性格及思维能力的形成主要在学龄前,特别是教育心理的康复越早越有利于患儿全面成长。

□6岁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90%。特别是8岁以后的儿童,大脑发育已趋完好,与成人几无区别,如果脑瘫患儿到此时才开始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那么疗效就差。

□痉挛的肌肉与骨骼在儿童发育期未能同步成长,故畸形可进行性发展。经验提示,肌腱与软组织针刀神经触激术可在4岁左右进行。

□脑瘫患儿3岁前且没有康复治疗观察,原则不考虑针刀神经触激术纠畸。因大部分患儿经过规范康复训练,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经过规范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或已经发生关节挛缩,则应尽早进行针刀神经触激术纠畸。

■早治疗

可避免因不良姿势形成肢体畸形而造成的终生残疾。脑瘫患儿如不在早期接受治疗,长期异常姿势反射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了难以纠正的异常运动模式,最后导致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的畸形,使治疗难度加大。

■早期施行针刀微创手术治疗

当发现其运动功能障碍,不良的运动姿势和习惯,随着儿童的生长会导致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的畸形,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宜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施行微创矫形手术。

■早期施行针刀微创手术治疗的认识

正常情况下,小儿从出生到4岁肌肉生长最快,这时期肌肉长度增加1倍,从4岁到骨骼成熟其长度再增加1倍。当骨骼生长时肌肉的长度跟不上骨骼的长度时,于是畸形就形成了。14岁以下儿童骨骼、肌肉发育较快,因此在实施针刀微创肌腱延长手术后,必须坚持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穿支具鞋或支具保护。脑瘫与其他骨科疾患有很大不同,针刀微创手术后的结局也有很大差异。为防止术后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手术后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配用支具。

■儿童在生长发育中,其运动功能障碍、不良的运动姿势和习惯、异常的步态,随着儿童的生长会逐渐加重,年龄的增长会增加治疗的难度,所以应尽早实施针刀微创手术干预,辅以术后康复训练并应用支具,保证了手术效果,控制了术后畸形复发,争取了患儿运动功能的最佳恢复时机。

二、治疗适宜

■痉挛型脑瘫最适宜针刀微创手术。

□痉挛:痉挛是椎体系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运动区、脑室周围白质、中脑或脑桥,以及皮质脊髓束)损伤后脊髓失去上级运动中枢的抑制后牵张反射兴奋性增强的表现。

□痉挛→痉挛状态持续存在可造成肌肉→僵硬→挛缩→影响肌肉发育→造成肌肉发育落后于骨骼发育→造成肢体活动功能受限→继发骨骼肌肉畸形→肌肉痉挛,骨受浸染→筋伤骨必动。

□痉挛→肌肉生长受限→肌肉、肌腱短缩→静态性挛缩。

□长期痉挛状态→肌肉发生继发性改变→筋膜增厚和肌肉纤维脂肪化→肌肉弹性下降→肌肉挛缩→出现静态性挛缩→改变作用于骨骼的肌肉力量→骨骼生长受限,出现成角、关节屈曲挛缩和旋转畸形→护理困难,日常生活质量低下。

■脑瘫患者及家人有治疗欲望,并能在针刀微创手术后配合康复治疗。

□肌张力异常增高已经产生肢体危害。

□痉挛影响肢体运动、生活自理和康复训练。

□解除或缓解痉挛、肢体僵硬,改善功能有利于康复训练。

□7岁以上患者因肌力不平衡引起关节挛缩畸形、肢体旋转畸形。

□针刀神经触激术的整体效应,术后除四肢关节功能改善还有其他方面如斜视、流涎、言语不清等也有不同程度好转。

□痉挛的组织已经形成挛缩、关节畸形,影响康复训练,行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后不是终极目标,术后坚持围手术康复训练十分必要。

□痉挛、手足徐动的缓解,畸形的纠正,提高了生活质量,为康复训练创造了条件、是巩固术后疗效的坚强保障。

■经过西医手术治疗或其他各种治疗方法以及正规康复训练后,仍然存在着运动障碍和难以矫正的肢体畸形者。 7NiISo3VAyzp8tV1WrU7J1ihLTMgQOn9bPNK34cBw72mc3Mt+7KJhBu2owfck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