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针刀肌肉刺激术

一、刺激肌肉机制

■刺激

凡能引起机体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因子都称做刺激。

■反应

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都称为反应。

■刺激引起反应的条件,即强度和时间。

□刺激要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必须要达到足够的强度。

□刺激作用时间 指某一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机体所持续的时间。任何强度的刺激,只有持续相应的时间才有效。持续时间越长,刺激效应越显著。(这也是治疗中施术部位留针刀机制)

□给肌肉连续的刺激,肌肉的收缩情况将随刺激的频率而有所不同。

□每一个新的刺激到来时由前一次刺激引起的单收缩过程(包括舒张期)已经结束,于是每次刺激都引起一次独立的单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当刺激频率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后来的刺激有可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结束前即到达肌肉,于是肌肉在自身尚处于一定程度的缩短或张力存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收缩,发生了所谓收缩过程的复合,这样连续进行下去,肌肉就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其特点是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过程中,如果刺激频率继续增加,那么肌肉就有可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结束以前或在收缩期的顶点开始新的收缩,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或长度变化可以融合而叠加起来,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二、肌肉刺激术治疗作用

■对痉挛的肌肉施行肌肉刺激术,改善肌力平衡、减轻肌肉的痉挛,对肌紧张起到松弛作用。

■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产物的释放与分解,对肌原纤维的损伤起到修复作用。

■抑制痉挛

□适当强刺激,增加了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频率,抑制了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产生和利用正常的自发性姿势反射,平衡反射,调节肌张力,阻滞异常信号的传入和强化正常信号的传入,以消除或减轻痉挛。

□针刀不间断刺激,大脑接收的是异常传递信号(传入),信息反复逆行传导,大脑传出信号受到干预就可能抑制痉挛的肌群。

□抑制痉挛的决定因素 刺激频率要快并要反复多次,加重刺激量,刺激所造成的创伤,减少了肌肉单元的力量。

■剥离粘连

□针刀剥离肌肉与筋膜之间的粘连,实质是针刀对肌肉的刺激产生了肌肉的收缩/舒张,这个过程起到了剥离粘连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肌肉收缩时在外观上可以看到整个肌肉或肌纤维的缩短)

□肌肉与筋膜之间的粘连,是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自行剥离,针刀不可能在盲视下对肌肉与筋膜之间的粘连进行剥离(即使在影像下也无法分辨软组织的粘连)。临床中对疼痛或制动的部位,通过体表定位分清病变肌群,进行针刀肌肉刺激解除制动,缓解疼痛,软组织粘连得以剥离,生物力学得以改变,是肌肉收缩与舒张的过程中自行剥离而不是针刀的盲视剥离。

■提高肌张力

对肌肉轻刺激,可提高肌张力,抑制不自主动作。 ke9PsezqsdX2rFqS+Y6v7Zts808ymhHBlkxj0mGazABnuQj8Ch/hKHh3hDrZLt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