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一、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出血,形态如新月。

范围常广泛,骨折大多缺。

口诀解读:

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因皮层动静脉撕裂引起,多伴有脑挫裂伤,较少合并骨折,好发于额、颞及大脑凸面。根据血肿形成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T检查是硬膜下血肿首选检查方法。平扫急性期血肿多表现为新月形高密影(图1-26),介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可跨越颅缝,甚至累及整侧大脑半球的硬膜下腔,伴占位效应,局部脑实质受压内移,严重者侧脑室变窄,中线结构向侧移位。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合密度。MRI显示血肿形态与CT相仿,急性期为等或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呈高信号。

图1-26 硬膜下血肿

CT平扫,示左侧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见新月形高密度影,内缘不整齐 EOKfMkYS60pt2QJqKHYVkLkFfUOhgpQdqIv332eK+31R9KP91o4NYiT9HyXeeN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