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医学发展史上两种主要的健康照顾模式。与“以疾病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不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不单纯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诊断和治疗,而是从心理和社会层面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
以疾病为中心(disease-centered care)的健康照顾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和指导下建立发展起来的。生物医学模式是把人作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致力于寻找每一种疾病特定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并研究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法。在这种模式中医生力求利用高科技的检查方法和检验数据来诊断疾病,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疾病,医生关注的中心始终是疾病,因此,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产生了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
这种健康照顾模式的主要优点是:① 以处理疾病症状和体征为主,照顾目的比较单纯;② 采用的主导方法是基于科学还原论的高新技术方法,手段简单、直观、有效,易于掌握;③ 对疾病的处理结果可得到有效科学方法的确认;④ 高度技术化的诊疗手段可使许多急危重症得到有效救治。
这种健康照顾模式在医学发展中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缺陷。① 忽略患者的需求:医生一般偏重以疾病为中心来解释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对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及情感需要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够,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② 忽视人的整体性:忽视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忽视人体本身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和影响的,各科医生只关注一个系统或一个器官的疾病,造成疾病诊治过程的片面性、局限性,整体管理患者的能力下降;③ 忽视预防保健的作用:医生重视对个体所患疾病的诊疗而忽视人群的预防保健,并且不认为预防保健是医学照顾的一部分;④ 导致过度医疗:医生为追求短时间内的精准诊疗,过度依赖各种现代化的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法;⑤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只注重疾病的诊疗,患者的其他就医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同时患者只能被动接受检查和治疗,感觉自身权利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在心理上未对医生产生完全认同,信任度降低,导致医患关系逐渐紧张;⑥ 忽略了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照顾。总之,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模式常局限于以医院门诊和病房为范围提供专科医疗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只见疾病,不见患者”的不完善的照顾模式。因此,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模式是一种存在缺陷、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及社会人群需求的照顾,必然要被“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模式”所替代。
20世纪中期以来,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从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这些疾病主要由于人群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所致,都包含了一定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心理紧张、生活压力、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此,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疾病的变化及医学的发展,必然被一种新的医学模式所取代。1977年,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呼吁“需要创立一种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恩格尔模式,它强调健康、疾病与人的关系,重视研究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心理、社会问题对健康的影响,使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不再绝对,不再认为疾病纯粹是由于生物医学功能紊乱所引起。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英国精神分析学家Michael Balint教授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理念,并阐明了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及疾病产生原因的必要意义和具体过程,提出了“整体诊断”的概念。
“以患者为中心”及“整体诊断”健康服务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以疾病为中心”服务模式的局限,奠定了“以患者为中心”进而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模式的基础,且其优点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 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其照顾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为了寻找有病的器官,更重要的是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去完整地认识和处理人的健康问题,并满足患者在这三方面的需求;② 重视人的整体性:这种模式下人被看作一个既具有生理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完整的”整体人,患者是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疾病的载体,有利于全面地去考虑疾病诊治及患者的整体管理;③ 重视预防保健的作用:重视人群的预防保健,把预防保健视为医学照顾的一部分;④ 避免过度医疗:这种模式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再是唯一的目标,面对患者不同的临床问题,医生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深入了解,并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诊治策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医疗;⑤ 照顾的对象更广:包括了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照顾;⑥ 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践行全科核心理念:医生在理解和尊重患者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评价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基于社区特点和患者社会关系需要,将服务对象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尊重患者的健康价值观念和患者的选择权利,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协商选择最合适的治疗与康复方案,动员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患者提供综合性、连续性、整体性、可及性、协调性及个体化、人性化的健康照顾服务,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科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