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
家里多人患癌症就说明癌症会遗传吗?
亲人中若有人患癌症,我们离癌症还远吗?
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位朋友最近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单身多年,寻寻觅觅,她终于找到了心中的白马王子,与男朋友已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可她父母在得知男方父母均患有癌症后,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原因很简单,说癌症会遗传,一是怕她的男朋友以后也会得癌症,二是担心癌症会遗传给后代。这一问题让她很苦恼,她不知道父母的担心是否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也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癌症会遗传吗?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回答“会”或者“不会”。
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和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发现的确有部分癌症存在家族遗传性,被称为“遗传性癌症”,但它们在癌症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0%,另有10%~15%癌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有遗传倾向。大多数癌症与遗传没有明确的直接关系,生活方式和后天环境因素在大多数癌症发生中发挥着更重要作用。因此,癌症主要还是一种后天性疾病。
什么是“遗传性癌症”?虽然被称为“遗传性癌症”,但癌症本身不会遗传,而是遗传了致癌基因突变。
遗传性致癌基因突变在专业上被称为致病性胚系突变,可能来自父亲(精子)或母亲(卵子),也就是说存在于受精卵中,因此这个“坏”基因就存在于身体每一个细胞里,包括卵子或精子,这一突变基因可在家族里被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
2020年10月在 JAMA Oncology 期刊上刊登了世界顶级癌症治疗机构梅奥诊所最新的研究,研究人员对共计2 984名癌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涉及癌种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在2 984名患者中,一共有397名患者携带共计426种不同致病性胚系突变,整体来说有13.3%癌症患者存在遗传性癌症相关基因突变。
由于“遗传性癌症”与“坏”基因有关,所以癌症基因筛查应运而生。现在做癌症相关基因筛查的人越来越多,核心问题是:若某个基因突变了,是不是就一定会得癌症?
用个形象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遗传性致癌基因就像一把子弹已上膛的手枪,而后天环境因素则可以扣动扳机。子弹上膛了,但没扣扳机,没事儿;枪里没有子弹,扣了扳机,也没事儿;子弹上膛了,又扣了扳机,那,可能就有事儿了。
简而言之,后天环境因素在遗传相关癌症发病中也发挥一定作用。严格来讲,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癌症的影响不同:有些癌症受遗传影响大,后天环境给予很小力量就可以扣动扳机;有些癌症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虽然子弹本身威力小,但扣动扳机力量足够大,也会引发癌症。
换种说法就是:如果所遗传致癌基因足够强大,那么患上癌症的风险极高;如果这个坏基因不够强大,那么只能算遗传了癌症易感性,还需要后天环境因素推动和促进,才会发生癌症。
要特别说明一点,不是说父母没有给我们“坏”基因,就可以随心所欲。“枪里没有子弹,扣了扳机,也没事儿”只是一种暂时状态,如果长期暴露在致癌因素下,自身基因也会不断发生突变,基因突变一步步累积演变,假以时日,也可能“出事儿”。
最著名的遗传性致癌基因是 BRCA1 和 BRCA2 ,即乳腺癌1号基因和乳腺癌2号基因,它们分别于1990年和1994年被发现。这两个基因本质上是抑癌基因,相当于是能防止细胞癌变的刹车。
BRCA1 和 BRCA2 是癌症基因筛查中的明星基因,筛查不是检查是否有这两个基因,而是检测这两个基因是否存在会导致它们功能缺陷的突变,即检测这两个刹车功能状态。
目前已发现数百种 BRCA1 和 BRCA2 突变,其中某些突变会影响它们抑癌功能,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研究表明, BRCA1 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5%~45%; BRCA2 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85%和10%~20%。
在 BRCA1 和 BRCA2 基因被发现近20年后,因为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普通民众开始关注这两个基因。她在2013年检查出带有 BRCA1 基因缺陷,毅然接受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2015年又摘除了双侧卵巢。安吉丽娜·朱莉所带 BRCA1 基因缺陷遗传自母系家族,她祖母和母亲就是因为患卵巢癌去世,而姨妈则因为患乳腺癌离开人世。当然,有人说查到癌基因就把乳腺和卵巢切除有点儿过激,这是个人对风险的评判和选择。
安吉丽娜·朱莉曾给《纽约时报》撰写文章,向社会公布了整个诊治经历,初衷是要唤起大家对这一类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视。正如她在文末所说:生命总是伴随无数挑战,唯有那些我们可以承担和掌控的挑战,才不会让我们心中恐惧。
另外,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观察到同一家族内多人患癌症的现象,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发现部分癌症存在家族聚集性,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亲人中若有人患癌,我们离癌症还远吗?
癌症之所以出现家族聚集性,有多方面原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癌症家族聚集性不完全等同于遗传性癌症,同一家族内有多人患癌症,可能因为大家遗传了“坏”基因,也可能因为家人有相似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多数癌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容易让家族里多人罹患癌症。
随着医学、生物学和相关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临床上对于常见致癌基因变异已经有相对应的检测技术,帮助医生和患者尽早发现癌症并建立治疗方案。对于家族遗传性癌症,尽早做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判断家族里是否有遗传性癌症呢?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如下。
家族成员是否患癌症时年纪较轻?(例如一个20岁家庭成员得了肠癌,就应该警惕是否存在遗传性癌症)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有多种癌症?
家族中是否有多个成员患儿童或青少年癌症?
家族里是否有多人患有相对较罕见的癌症,如肾癌?
家族里是否有人所患癌症存在于成对器官中,比如两只眼睛、双侧肾脏、双侧乳腺?
家族成员是否有人患上“离奇”癌症,比如男性患乳腺癌?
如果针对上述问题答案中有“是”,先不要恐慌,除了以上问题之外,还应进一步查看下面这些信息。
患癌症家庭成员跟你是何种亲戚关系,是否有血缘关系?如果有血缘关系,而且血缘关系很近,则应引起重视。
患癌症家庭成员是否有吸烟史或者其他致癌风险因素?一般来讲,如果他/她长期大量地接触烟草等明确致癌因素,那么,你得遗传性癌症的风险就低一些。
如果家庭有两个以上成员先后或同时得癌症,甚至是同一种癌症,还需要反思这个家庭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果全家人长期饮食过咸,或脂肪摄入过多、超重、肥胖,那么这家人患上某些癌症的概率会增大。
一般来讲,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与遗传关系较为紧密,如果亲人、特别是近亲中有人患上这几种癌症,要引起重视,需要根据上面判断标准,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家族遗传性癌症可能。
前面已经讨论了乳腺癌和卵巢癌与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变关系,下面来看看结直肠癌与遗传的关系。
10%~30%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且5%~6%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与多种遗传综合征直接相关。下表中所列遗传综合征不仅与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而且还可能增加其他器官癌症风险(表1)。
表1 癌症相关遗传综合征
续表
最后要强调一点,虽然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与遗传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所有结直肠癌或乳腺癌都与遗传相关。以乳腺癌为例来说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部分乳腺癌属于散发病例。
如果可能存在家族遗传性癌症,是认命,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此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肯定不可取!
而心存侥幸、极力回避,也不是明智选择!
不同类型家族遗传性癌症在具体应对策略上不尽相同,但有以下一些共同建议可供参考。
积极寻求专业医学咨询,如果参照以上“如何判断家族里是否有遗传性癌症”的内容,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家族遗传性癌症,建议寻求专业医学咨询,对是否存在家族遗传性癌症进行专业分析评估。
及时进行相关癌症筛查,针对不同类型遗传性癌症,根据具体 情况,定期进行相关癌症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尽量减少接触外在致癌因素,对于存在家族遗传性癌症高危人群,尽量避免接触外在致癌诱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有效降低自己患癌的可能性。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通过以上策略,实现癌症早诊断、早治疗,癌症就可能不是一种致命疾病。
因此,对于家族遗传性癌症,正确打开方式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重点提示
癌症中,只有一少部分癌症具有明确遗传性或遗传倾向。
“携带遗传性致癌基因”不等于“一定得癌症”,只是在外界环境暴露条件下,罹患某种癌症的风险更大。
提高防癌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尽量避免接触致癌因素,可降低遗传性癌症风险者患癌症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