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压氧医学学科分类仍不是很明确,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建设也很不均衡,只有相当少的医疗机构单独设立了高压氧医学科,而大部分挂靠于别的科室,且挂靠科室各不相同,所以在本章仍称高压氧舱站的建设。高压氧舱站的建设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如何配置高压氧舱及其设施设备和功能用房等一些基本要求。高压氧舱是用于治疗的载人压力容器,因此,氧舱的用房既要满足治疗的需要,又要符合压力容器设备的特殊管理要求。
氧舱的用房分为医疗用房和设备用房,本文以多人空气加压氧舱为例。
医疗用房包括:治疗用房(主要为治疗大厅)和治疗辅助用房(包括候诊厅、诊疗室、独立的医护办公室、独立的男女更衣室、卫生间和值班室、洗涤间、储物间、资料室、学习室及其他办公用房等)。
设备用房除氧舱体所在的治疗大厅外,还有氧气房、空气压缩机房、配套压力容器用房、维修间、库房、工程师办公室、资料室等。
高压氧舱站的用房可参考以下几点进行布局:
1.用房按功能进行分区布置,可分为医疗区与设备区。医疗区包括办公区、诊疗区、洗消区。由医、护办公室,诊察室,候诊室,治疗大厅,医、患更衣室,医、护值班室,医、患卫生间,处置间等构成。设备区可分为机房与办公区,一般由压缩空气区、氧气(瓶装氧)区、技师办公室等。还可按设备是动态还是静态分为运转设备区和配套压力容器区等。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布置应注重诊疗程序,不同的功能区域易独立设置且相互衔接流畅,尽量避免混用,减少相互影响和交叉感染。
2.设备区与治疗区有效隔离,防止噪声及振动,如相隔较近,空气压缩机房等设备房间应有隔音措施。
3.诊疗室处在候诊厅与治疗大厅之间,便于医生进入治疗大厅以及接诊患者,候诊厅注意光照和通风,并配有足够的休息设施。
4.压力调节系统的设备不能和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安装在同一房间内,氧气加压氧舱不能和氧气房使用同一房间。
5.更衣室内有储物柜,方便进舱人员存放不能带入氧舱的衣服和物品。
随着高压氧治疗越来越为临床所接受,人民群众对高压氧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购置了或者更换了更大型的氧舱。高压氧舱的选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选多大的舱、怎样建好高压氧舱站、配备多少人等,直接关系到高压氧科的生存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单位的定位、病床数和门诊量等数据,甚至还要参考所在区域的经济和人口规模、地理位置、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选择合适的氧舱类型和舱位数量,既不可盲目选择大舱,也不可为节省经费而只选择小舱,舱型的选择应既满足治疗的需要又不至于浪费医疗资源。
2.目前高压氧舱已经普及到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根据医院规模和特点,一级医院或者妇幼医院等专科医院可配备小型空气加压氧舱(8个座位以下),或仅配备氧气加压氧舱;二级医院可选购中型空气加压氧舱(10~16个座位)加氧气加压氧舱;三级医院应考虑选择大型空气加压氧舱(16个座位以上)加氧气加压氧舱;对于定位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大型医院,空气加压氧舱则要考虑选择30座以上的大型舱群。
3.根据舱型大小、发展状况、学科定位等确定工作人员数量以及氧舱站用房的建筑结构和面积大小。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投入、科学使用,才能使高压氧舱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压氧舱是一种进行集体性治疗的载人压力容器,因此,高压氧舱站在建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氧舱站应建在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地方。周围不应有易构成空气污染的设施,不应有易燃、易爆设备和工厂等。
2.治疗大厅要有足够的高度,以便进行舱顶的清洁工作和检修更换工作等;地下室要有足够的深度,方便工程人员检查和维修;舱门和建筑墙壁直线距离不少于2.5米,方便患者和担架的进出;舱体与建筑墙壁之间应留2米左右距离,方便操作人员巡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疏散等工作。
3.氧舱站应建在距离医院住院部门较近的位置,有条件的可以建设封闭式通道连接氧舱站,方便患者前来治疗。
4.氧舱站的房屋应为一级防火建筑,即建筑本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主要建筑构件(建筑物的墙体、基础、梁、柱、楼板、楼梯、吊顶等)全部使用不可燃烧性材料,耐火等级高,发生火灾时建筑不易坍塌。尽量减少氧舱站房间内不必要的装饰、装修,房间内应在醒目位置贴好防火、控烟标识。
5.氧舱站用房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治疗大厅和机房均需配置自动消防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防火门、烟雾报警器、消防报警开关、消防水栓、灭火器、防烟面具等。
6.治疗大厅宜设置在一楼,采用直通外开门,大门开口处应无遮挡,尽量减小入门坡度,门的大小应考虑患者进出舱时数十甚至上百人的通行量,方便患者进出以及紧急情况下人员的抢救与疏散。除直通大门外,治疗大厅还应有1~2处侧门。大厅应有良好的通风与采光,但应避免阳光直射氧舱体。同时,配备有多人空气舱、单人纯氧舱及婴儿舱者,在布置舱室与舱室的位置时,既要考虑便于各舱室的治疗与操作,同时也要做到尽量互不干扰。有条件者可将患者进舱通道与出舱通道分开设置,便于管理。
7.房屋要做好防雷与接地保护,接地装置在进行土建时就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同步埋设,并通过检测达到国家要求。
8.氧舱体重达数十吨,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打好地基。
9.机房要做好排污地沟,方便冷却器、油水分离器、储气罐、空气过滤器、储水罐、空调等的排污、排水,地沟上要做好保护措施。
10.氧气房应使用独立的房间,远离热源和阳光直射,房间内能维持温度适宜,并远离有油脂污染的地方。房间使用外开门,照明使用防爆灯,开关使用防爆开关并安装在室外。氧气房位置应方便氧气瓶的运输和工作人员的操作。
11.空气压缩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环境,远离污染源,并留有散热通道。
(吴致德 祖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