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其实只有光感,视力极差,在1月龄时也只能看清眼前20~30厘米的东西,宝宝视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育的。宝宝视力发育会经历漫长的过程,直到6~7岁才能达到成年人的视力水平。
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宝宝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刚出生的宝宝世界是黑白的,随着年龄增长色觉逐渐发育,能看清红、黄、蓝、绿等颜色的物体。
视力发育表
根据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眼及视觉发育特点,0~6岁儿童应进行13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新生儿期2次,分别在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时;婴儿期4次,分别在3、6、8、12月龄时;1~3岁幼儿期4次,分别在18、24、30、36月龄时;学龄前期3次,分别在4、5、6岁时。
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只有少数时间是醒着的。宝宝醒来后应该注意周围光线不要太强,宝宝眼屎多要及时清理干净,这样宝宝就能睁开眼睛了。但是如果宝宝出生几天了还从来没睁眼,或者哪怕睁开也只有一点点缝隙,意味着孩子的眼睛发育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有!
新生儿能感受光亮及明暗变化,对光照有反应。新生儿视力发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亮度,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当宝宝在清醒状态的时候,可以让他仰躺在床上,拿黑白卡片(2~3月龄后可以用红、黄、蓝、绿等颜色的物体)给他看,距离眼睛20~30厘米,宝宝看到卡片后再移动。让宝宝眼睛跟着卡片来回看,从而促进视觉发育。
【小提示】
当宝宝对黑白卡片不追视,对人脸也没有反应的时候,宝宝存在视力发育异常的风险,需警惕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角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或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先天性致盲性眼病,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当宝宝早上起床的时候有白色的眼屎,我们可以用洗脸毛巾清理干净;但是如果是黄绿色的眼屎,擦干净后还总是有,或伴有流泪、眼红等异常,请去医院眼科就诊。
【小提示】
宝宝眼屎多的时候,千万不能用乳汁、艾叶水、淘米水等清洗眼睛,请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