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功效,常用于治疗肠胃气滞、胸脘胀满、食积不消、不思饮食及痢疾而有里急后重、胀闷不爽者。木香,《名医别录》又名蜜香,陶弘景称青木香,李时珍因马兜铃根为青木香,乃呼此为南木香或广木香以别之。木香原产于印度,过去多由广州进口,故有“广木香”之名。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云南大量引种栽培木香成功,所以又被称作“云木香”。目前商品木香主要分为三类,即木香、川木香及越西木香。就原植物而言,均为菊科植物。但2020年版《中国药典》只收载木香和川木香。
广木香、云木香、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为菊科植物云木香 Saussurea costus (Falc.)Lipech.[ 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
木香商品呈两头平截的圆柱状,多呈枯骨形或半圆柱形,长7~12cm,直径2~3cm,表面呈棕黄色至灰褐色,大部分已除去栓皮,有时可见明显的网状皱纹,具抽沟与筋条,并有侧根的残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稍平坦,黄棕色、暗棕色或黄白色,全体可见褐色、光亮、大形的散在油室,形成层环状,棕色,有菊花心,皮部约占半径的1/3,老根有髓,幼根无髓。具特异浓烈甜蜜的香气,味微苦而辛。
过去进口的广木香,有老木香与新木香之分,老木香又称一号木香,多为破裂块状,如折断之枯骨,木心多腐朽,外表污黄褐色,断面呈灰绿色,花纹较紧密。香气浓烈。新木香又称三号木香,形似云木香,为半截扁圆柱形,顶端有时呈“胡萝卜头状”,外表灰褐色,具有多数纵皱,断面棕色。气香而味辛烈。
本品除进口外,主产于云南丽江,尤以鲁甸、榕峰及安乐等乡所产者量大而质佳。近年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也有引种栽培。
药材以身干、质坚实、色黄白、香气浓而油分多者为佳。
云木香道地药材质量要求:呈圆柱形枯骨形或板状,长5~15cm,直径0.5~6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灰棕色至暗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棕色点状油室,老根中央多枯朽。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苦。以身干、质坚实、香气浓、油多者为佳。
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木香药源紧张,供不应求时,我国药学工作者为了寻找木香的代用品,终于在四川越西一带首先发现了可以代木香应用的川木香属中的一些种类,后来就将这些种类称为“越西木香”。又因越西原名越隽,所以也有称之为“越隽木香”者。越西木香中的某些种类,也有产于云南西北部者(主要是大理、丽江),这些在云南生产的种类,商品习称为“理木香”。因此,“越西木香”与“理木香”在品种上有交叉,但广义上则统称“越西木香”。在四川主产于盐源、盐边等地区。
其来源为:菊科植物越西木香 Vladimiria denticulata Ling、木理木香 Vladimiria muliensis (Hand.-Mazz.)Ling、膜缘木香 Vladimiria forrestii (Diels)Ling、菜木香 Vladimiria edulis (Franch.)Ling、有茎菜木香 Vladimiria edulis (Franch.)Ling f. caulescens (Franch.)Ling、有苞菜木香 Vladimiria edulis (Franch.)Ling f. bracteata Ling 及厚叶木香 Vladimiria berardioidea (Franch.)Ling 等多种植物的干燥根。
商品越西木香的根呈类圆柱形而稍扭曲,略似鸡腿骨,长5~25cm,直径0.5~1.5cm。或已切成两半,表面黄棕色、暗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纵裂沟,并有突起的侧根痕;偶尔可见焦黑的斑点。质坚实,较易折断,折断面略平坦,棕色或棕黄色,多有偏心性放射状纹理,皮部与木部厚度几乎相等,可见棕色点状树脂腔散在,形成层环状。有令人不快的特异香气。味微甜而苦辣,嚼之粘牙。
越西木香,在京津地区一度代木香使用。实际上质量较木香稍次。武汉市药材公司规定只能作川木香药用,较为合理。
主产于四川盐源、盐边、西昌、木里、德昌、石棉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本品以根条粗大而均匀、色褐黄、质坚实、香味浓厚者为佳。在入药使用方面,质量不及云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