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腰痛或在体检过程时无意中被医生告知:腰椎比别人少一节。患者当时就懵了:“啥?我跟别人不一样?为啥少一节?不会有事吧?”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在医学上叫腰椎骶化。同理,如果比别人多一节就叫骶椎腰化。
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5段。人的腰椎由5个椎体构成,而骶椎的5个椎体则互相融合成为一块骶骨。有时候各段相邻处的椎骨具有上一段或下一段椎骨的形态特征。如果第5腰椎具有骶椎形态,就是腰椎骶化,造成腰椎数目为4个,骶椎数目为6个。如果第一骶骨具有腰椎的形态,则为骶椎腰化,造成骶椎数目为4个,而腰椎数目为6个。完全具有另一个椎体的形态称之为完全腰化或骶化,部分具有另一个椎体的形态称之为不全腰化或骶化。
这是一种腰骶椎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表现,一般不会引起症状。因此两种变异都是腰骶部的先天性畸形,也可能是腰骶部的返祖现象。
绝大部分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没有临床症状,也就是无害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腰痛,这种疼痛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一般来说,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如两侧对称,多无临床症状。如两侧不对称,一侧融合或发生假关节,而另一侧游离,则易引起腰痛。这种假关节的关节软骨很薄,没有关节囊和滑膜,被称为幼稚关节,不能吸收震荡,对外力的抵抗力较低,经常一些小的损伤就能使其劳损而发生损伤性关节炎;两侧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腰部活动时,健侧运动多,患侧运动较少导致两侧运动及劳损程度不一致;腰椎骶化虽可增加下腰部的稳定性,但腰椎数目减少,每节腰椎的负担加重;骶椎腰化时腰椎数目增加,腰椎活动范围及杠杆作用加大,使腰椎稳定性减弱,加重腰部肌肉和韧带的负担,使得腰部肌肉、韧带容易发生劳损,这些都是引起腰部疼痛的原因。
对于没有临床症状的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已出现下腰痛,又排除了其他原因(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引起的腰痛,可以给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针灸、理疗、冲击波、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都是先天性的,而且一般也不会引起临床不适。如果引起了腰部不适,保守治疗一般效果良好,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