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康复期:饮食健康习惯好,肿瘤复发风险小

不幸患上癌症的朋友可能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怎么就得了肿瘤呢?”

其实,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正常的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地累积错误,持续的错误新旧交接,最终就会量变导致质变形成肿瘤。吸烟、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饮食因素更是不容小觑。

预防肿瘤发病、降低肿瘤风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健康目标。但有时,健康“大目标”只需要进行习惯“微改变”就能够实现,例如通过控制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和体重超标等高危险因素,就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发生和复发风险。

出院后的康复期肿瘤患者,通常已经经过了手术切除、放化疗或者抗肿瘤药的有效治疗,但可能还面临器官功能修复、营养状况恢复等问题,仍不可掉以轻心。这个期间是肿瘤患者调养身体、实现无癌生存或与癌共舞的关键时期。加强营养有利于康复,反之则易使肿瘤复发,甚至转移。

康复期调养身体遵循什么原则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营养学会肿瘤营养工作组在2017版的《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出了5条核心推荐。为了方便患者朋友记忆与理解,我们概括成以下口诀:

营养筛查知风险,

营养评定划等级。

营养不足需干预,

循证医学是依据。

膳食模式多样化,

运动心理双管下。

能量充足精气盛,

营养充沛血气足。

◆营养筛查及评定

恶性肿瘤康复期患者应定期进行营养筛查,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对于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营养评定,确定风险等级。评定内容一般包括患者自评的饮食状况、体重变化,以及由医生检测的代谢指标、炎症指标等。

◆营养干预

肿瘤康复期患者应定期接受营养师的建议,获得量身定制的营养处方。通过专业的膳食指导与有效的营养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营养缺乏或不足,降低疾病发生风险,达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能量及营养素供给

能量

如果把人比作一辆汽车,那么能量就相当于汽油,是动力的来源。成年人每日的能量需求一般按照每千克体重25~35千卡(kcal)来估算,例如体重50千克的患者每天需要的能量为1250~1750kcal。如患者因进食能力有限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就应尽可能地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人类的三大营养素。其中,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的驱动力,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脂肪是生命的燃料。通常情况下,这三种营养素提供的能量在全日总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依次为50%~65%、10%~15%、20%~35%。

若遇特殊情况,营养素摄取量和比例还需具体调整。例如,当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体内血糖水平持续偏高时,就应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优化糖脂比例,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营养补充剂

肿瘤患者应首选“用口吃饭”,尽可能从饮食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素,不盲目地使用补充剂。但当自身无法摄入充足的营养素时,可以请求“外界支援”——营养补充剂,但最好也是自主“喝进去”或“吃进去”。

如果肿瘤患者因进食困难等原因,口服营养补充1周仍不能达到目标能量的60%,那么可再依次选择“用管子吃饭”和“用静脉吃饭”,即通过鼻腔管输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获取必要的营养补充。

◆膳食模式

肿瘤完全缓解的患者,食物应多样化: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食品;适量吃鱼、禽、蛋、乳和豆类;少吃红肉、加工肉类。如果出现一吃就饱或食量减少的情况,建议少吃多餐,用餐时少喝水,餐间多喝水。

◆运动及心理治疗

肿瘤康复期的患者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且要注意循序渐进,保证安全;遇到心理问题时,多与家人、朋友或医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以获得社会支持,必要时及时向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学医生等专业人士求助。

康复期肿瘤患者如何吃得营养又健康?

肿瘤患者在膳食营养方面,应努力坚持“三多二少一限制”。患者朋友们同样可按口诀记忆:

食物每日十二样,

杂粮五谷都要尝。

优质蛋白不能少,

瓜果蔬菜搭配全。

科学烹调要提倡,

腌熏烘烤需抵抗。

酒精饮品不要碰,

膳食少添精制糖。

◆多吃粗杂粮和全谷物食品

康复期肿瘤患者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才能保证丰富的营养素来源。主食摄入量要保证300~400克,在考虑胃肠吸收能力的前提下,应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谷物尽量选择保留谷皮、未经过深加工的全谷物(如燕麦、大麦和小麦全谷),因为其含有的谷物成分比较完整,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此外,粗粮搭配精细白米面的混合膳食,比单一膳食要更有助于控制体重、调节胃肠道、增加免疫力等。

◆多吃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是指食物中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鱼肉、鸡肉、鸭肉等白肉都属于优质动物蛋白。以鱼肉为例,它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辅助抗肿瘤等作用。每周推荐食用白肉2~4次,每次50~100克。对于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可烹制软烂细碎的动物性食品来补充优质蛋白质。

而豆制品,如豆腐、豆皮、豆干等,则属于优质植物蛋白。肿瘤康复期患者每日可适量食用干豆腐30~50克或豆腐200克。但是不主张全素食,荤素搭配才是健康的饮食结构。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矿物质,同时富含有益的植物化学成分。大量科学研究显示,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可以降低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率。

因此,推荐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天食用500克以上的蔬菜、300克以上的水果。蔬菜可选择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萝卜类,以及蘑菇、香菇等菌类,水果可选择苹果、梨、猕猴桃、橙子、无花果等。

◆少吃精制糖

精制糖是指经过一系列化学加工后的纯度极高的食用糖产品,包括白糖、红糖等。它们普遍存在于我们喜爱的甜点、饮料和糖果中。过多食用含有精制糖的食物容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而且,精制糖在人体中会被分解为供能物质葡萄糖,而肿瘤细胞则对葡萄糖情有独钟,所以,过多摄取精制糖相当于间接为肿瘤细胞的野蛮增殖“添一把火”。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糖都不能摄入。存在于蔬果、谷物中的天然糖就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纤维和其他营养物质。

因此,对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建议减少精制糖的摄入,喜食甜口者可以适当进食甜味蔬果和甘薯等。

◆少吃腌制、烟熏、烘烤类食物

腌制、烟熏、烘烤类的食物往往以其独特的风味令人欲罢不能,但这些食物中普遍含有致癌性很强的化学物质,长期大量食用这类加工食品可能会造成健康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摄入过多烟熏食品可增加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咸鱼、咸蛋、腌菜这类食品在腌制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胺等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像熏肉、熏鱼、熏豆腐干这类食品,含有一种叫苯并芘的化学物质,别看名字短小,伤害性却极大,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类致癌物,是诱发多种癌症的元凶。而烘烤类的食物在高温处理的过程中可产生一种称为杂环胺的物质,也是食物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因此,建议肿瘤患者在康复期少吃或不吃这类加工食品。

◆限制酒精的摄入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酒可增加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风险,而酒精直接接触的部位,如口腔、咽喉和食管,患癌的可能性更高。如果饮酒合并吸烟,则癌症风险还会进一步增加。

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引起血脂代谢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酒精摄入的安全剂量是零。也就是说,哪怕一小杯的酒精摄入都是有害无益的。

◆提倡科学烹调

烹调方式对食物中的成分影响很大,首选微波炉及气蒸的方法烹调,不推荐水煮和煎烤。因为水煮方式会导致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流失,高温煎烤会产生大量有害或致癌化学物质。

烹调用油的选择也是十分讲究的,应优选花生油、豆油、橄榄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有益植物油,而禁用或少用猪油、黄油、棕榈油等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动植物油,以此来降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同时还需提醒患者朋友们,像葵花油、菜籽油、红花油这些燃点低的油脂,成分健康是不假,但更适宜用来凉拌,以防烹调时温度过高产生致癌物质。

康复期肿瘤患者如何适当运动

康复期肿瘤患者应通过饮食和运动双向调控,保持适宜的体重,避免过胖或过瘦。

肿瘤患者的运动应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运动频率一般保证每周不少于5次,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方式可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还可配合一些能够锻炼肌肉的阻抗运动,如蹲跳、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肿瘤患者运动应量力而行,以免受伤。在心率方面,运动时应控制在心搏次数95~120次/分,即比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稍高一些即可。在呼吸方面,运动中的最佳状态应是,较日常加深加长,节奏稍快但不紊乱,没有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锻炼后,如果感到疲劳却不倦怠,精神也很畅快,那就说明进行的运动是适宜的。 Y333pvs8vVLh9Nml41KFS3dDqEkFNC9Gc4fc6T+APfkwQGfeI2ADDtQCRuBFmm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