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三位。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每年新增恶性宫颈病变人数达13.15万,约占世界宫颈癌患者总数的28.8%。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中国女性终身患宫颈癌的风险大约为0.9%,并且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
自从医学界明确了HPV与宫颈癌的因果关系后,它就受到了广大女性的关注。HPV是人乳头瘤病毒的英文缩写,是一种DNA病毒,属于乳头状瘤病毒家族。目前发现了一百七十余种不同亚型的HPV,采用数字来命名各亚型。
HPV是一种很“专一”的病毒,只感染人类而不感染动物,只感染上皮细胞而不感染间质细胞。HPV是最常见的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病原体,所幸感染HPV的绝大多数亚型后患者并无症状且会自愈,只有少数持续感染特定亚型的HPV才会导致癌前病变或疣。
感染女性生殖道的HPV有四十多种,其中约15种可导致宫颈癌。根据能否引起癌变,可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包括以下几种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其中又以16型恶性程度最高,18型次之。大约70%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16型、18型HPV,故针对高危型HPV的检测已经成为早期筛查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HPV检测呈阳性并不等于是已经患病了,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男女可能感染HPV,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完全有能力对HPV进行识别并加以清除,绝大多数感染者可以在6~18个月清除病毒,使HPV转阴。HPV阳性只是提示存在HPV感染,离真正患病还有很长的距离。
对于HPV,我们不能过度恐慌,但也不能轻敌!当体检发现高危型HPV阳性时,建议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TCT/LCT),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提示异常,则应进行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的目的是要全面评估宫颈、阴道等部位是否有病变,并对异常部位进行活检(就是取米粒样大小的组织进行检查),最后得到病理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是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阴道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那么该患者可能只是病毒携带者,此时只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密切随访观察就可以了,不必过于紧张。
一提到阴道镜下活检,大部分患者立刻脸色惨白。其实,阴道镜检查并不恐怖。医生通过仪器可以直接观察患者整个宫颈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病变,当阴道镜下发现异常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通过活检来获取病理证据。所谓“活检”通俗来说就是取一点儿“肉”,而所谓的“肉”其实就是宫颈部位米粒样大小的组织。宫颈上没有神经,对痛觉不敏感,大家大可不必对阴道镜下活检心存恐惧。医生会将通过活检获取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了病理诊断结果就可以制订明确的治疗方案了。
目前,阴道用药是否对HPV转阴有效在临床上尚无定论,大多数患者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使得HPV转阴的。单纯感染HPV的患者如果没有癌前病变,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现在将CIN2根据 P16 一分为二。 P16 阴性的CIN2及CIN1称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P16 阳性的CIN2及CIN3称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有很大机会可以逆转,不必过度治疗;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宫颈环切术、冷刀锥切术进行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HPV疫苗是全球第一个防肿瘤疫苗,最早推出的二价疫苗(“价”意为该疫苗可防的病毒种类)可预防HPV16、18型感染。接种HPV疫苗主要为预防高危人群(主要为年轻女性)感染高危型HPV,若男性也加入接种队伍,同样能起到间接保护作用。
因此,2009年推出四价疫苗,在二价疫苗的基础上加入6型、11型,可以预防90%的尖锐湿疣,以扩大接种人群。后推出九价疫苗,可以预防6、11、16、18、31、33、45、52、58这9种HPV亚型,将宫颈癌的保护率从70%提升至90%。
HPV疫苗最佳接种年龄为11~12岁,也可提前至9岁;美国推荐的接种上限年龄为26岁,全球范围内9~45岁人群均可接种HPV疫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建议9~26岁男性接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男性接种年龄为11~12岁,13~21岁男性之前如未接种亦推荐接种。
女性最好选择九价HPV疫苗,男性选择四价或者九价HPV疫苗均可。男性接种HPV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尖锐湿疣及阴茎癌、肛门癌等,同时也可保护女性免受感染。HPV疫苗需要接种3针,分别在第0、1、6个月接种。
建议父母在孩子9~12岁时为其接种HPV疫苗,女孩最好选择九价疫苗,男孩四价、九价疫苗均可。虽然80%以上的HPV感染可被身体自然清除,但该疫苗可预防宫颈癌、外阴癌、肛门癌、口咽癌等的发生,及时接种该疫苗可防患于未然。
对于那些年龄超过26岁、已婚、已育,或者正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同样可以接种HPV疫苗,只是保护效价会低一些,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太可能同时感染9种HPV高危亚型,所以接种疫苗仍有保护作用。孕妇不宜接种HPV疫苗。
此外,45岁以下的有过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甚至原位癌,经过宫颈锥切术等治疗后仍存在HPV持续感染,哪怕是16、18高危型HPV感染者,也可考虑接种HPV疫苗,以保护其免受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的困扰,同时也可增加其对已经感染HPV亚型的免疫力。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二价HPV疫苗的不良反应包括风疹、无力,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关节肌肉酸痛、过敏反应、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等。四价HPV疫苗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注射部位疼痛、红疹、肿胀,眩晕、倦怠、失眠、恶心、呕吐、腹泻、牙痛、咽喉疼痛、咳嗽、鼻塞,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脑脊髓炎、斑秃、过敏反应、关节炎、阑尾炎、吉兰-巴雷综合征、晕厥、肾衰竭等。九价HPV疫苗的不良反应中轻症的发生率略高于四价HPV疫苗,系统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四价HPV疫苗类似。
由于接种HPV疫苗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应该在接种场所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应对过敏反应的抢救药物,这样即便有人发生过敏反应,也可以进行积极抢救;在地板上铺厚地毯,这样即便有人摔倒也不致受伤。目前这些不良反应与疫苗接种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HPV疫苗是安全的,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批准了HPV疫苗的使用,HPV疫苗使用量已经超过1亿支。HPV疫苗的接种禁忌证包括对疫苗过敏,如对真菌过敏的人群就有可能对HPV疫苗过敏。
最后说一下,即便准妈妈存在HPV感染,也不会影响分娩方式,完全可以顺产,胎儿有可能感染HPV,但绝大多数能够自愈,所以不必担心。
赵栋
200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宫颈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