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经飞沫传播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论发病与否都能产生免疫反应,再次感染发病者很少见。

流行性腮腺炎的诊疗经过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1)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2)详细询问腮腺肿大及相关伴随症状和其他相关病史。

(3)仔细检查各系统体征。

(4)针对疑似的患者进行三大常规(血、尿、大便)、生化、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抗体和抗原检测以及病毒分离等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5)对确诊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选择治疗地点,呼吸道感染隔离病房。

(6)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7)注意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和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临床关键点】

1.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很好的依据。

2.仔细询问有无发热、腮腺肿痛及相关伴随症状。

3.仔细查体,寻找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同时可以全面了解有无其他系统的并发症。

4.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之初,需注意与化脓性腮腺炎、慢性疾病引起的非特异性腮腺肿大等相鉴别。

5.部分患者病程中并不出现腮腺肿大或并发症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6.血、尿淀粉酶联合脂肪酶检测很有意义,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的增高,且淀粉酶增高的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血脂肪酶的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临床病例

患者,男性,18岁,因“发热3日,右侧耳垂下肿痛伴左侧睾丸胀痛1日”来门诊就诊。3日前无诱因下出现发热,热前无畏寒及寒战,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体温最高达40℃,自服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2~3小时后体温再次上升,就诊于社区内小诊所予以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日后体温无下降,不适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就诊当日清晨自觉右侧耳垂下方有肿胀感,触痛明显,进食酸硬食物后疼痛加剧,同时左侧睾丸肿胀、疼痛,遂就诊于门诊。病程中饮食睡眠欠佳,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二便正常,无明显体重减轻。

初步采集病史后,得出患者有发热(热程3日),右侧腮腺肿胀(触痛明显),左侧睾丸胀痛(无排尿困难)。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随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相关问题。

【问题1】该患者发热为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发热?
思路1

如为感染性发热,感染部位在哪里?感染的病原体是什么?如为非感染性发热,病因是什么?是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还是其他?

思路2

该患者为短程发热,体温高峰达40℃,无明显的毒血症症状,考虑非细菌感染性发热可能性较大,如何排除细菌感染性发热?

思路3

耳垂下方肿胀是什么原因?能否明确为腮腺肿大?患者的肿胀感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紧绷发亮,触诊边界不清,有触痛,考虑为腮腺肿大。

知识点
腮腺肿大鉴别诊断

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腮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明显,质较硬,界限清楚,常为一侧性,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导管溢出,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症状性腮腺肿大 糖尿病、慢性肝炎、干燥综合征等慢性疾病也可引起腮腺肿大,但多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腮腺缓慢肿大,无发热但有原发疾病的相应表现。此外,腮腺导管阻塞、营养不良、结节病、药物引起的腮腺肿大统称为症状性腮腺肿大。

3.其他病毒所致的腮腺肿大 已知Ⅰ型和Ⅲ型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均可引起腮腺肿大,但以上各种病毒所致疾病除可出现发热、腮腺肿大外,还具有其自身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可通过血清学作病原学诊断。

思路4

最有可能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什么?该患者发病初期有发热症状,后出现右侧腮腺肿大及左侧睾丸胀痛,故需考虑“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可能,同时需明确有无并发其他系统感染可能。

【问题2】有无流行病学史?
思路

流行病学史在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学史询问内容应根据不同疾病而定,对于该患者需询问:①发病季节;②既往是否有流行性腮腺炎病史;③发病前2~3周是否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

补充流行病学史:冬季(11月份)来诊,既往体健,无流行性腮腺炎病史,发病前2周有明确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

【问题3】病史采集结束后,下一步查体应重点检查哪些方面?
思路

对于该患者查体重点应包括:①腮腺、舌下腺、颌下腺(位置,大小,有无红肿、触痛,皮温);②腮腺管口有无脓液流出;③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④神经系统,包括精神、意识状态、反射、脑膜刺激征、病理征、肌力、肌张力等,以了解有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⑤生殖系统,患者为男性,包括有无睾丸肿胀、疼痛,以了解有无合并生殖系统感染;⑥腹部,应全面仔细(包括视、触、叩、听),注意中上腹部有无压痛或反跳痛;⑦其余部位也应检查,以了解有无并发症及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门诊查体记录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侧腮腺肿大,咽红,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1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左侧睾丸肿大,触痛(+)。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问题4】上述门诊记录是否准确反映了患者的体征?
思路

从问题3的分析可以得知,该查体记录存在以下问题:①该患者存在高热、精神欠佳等表现,应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并记录;②该患者只描写精神欠佳,未准确描写其对答和反应情况;③未具体描写腮腺及腮腺管口情况,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的查体应详细描述;④神经系统检查、腹部体征等对鉴别诊断和评估有无并发症提供依据的阴性体征,也应详细描写。

该患者补充相关检查后的查体结果如下:

体温38.4℃,脉搏89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78mmHg,对答切题,查体配合,全身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约为4cm×5cm,局部皮肤紧绷发亮,边界不清,质软,触痛(+),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未触及,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无脓性分泌物,咽红,左侧睾丸肿大,约为6cm×7cm,触痛(+)。颈软,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阴性,双膝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问题5】结合上述查体结果,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实施哪些检查?
思路

通过上述查体结果可以发现患者有如下异常体征:中度发热、右侧腮腺肿大且触痛(+)、腮腺管口红肿、咽红、左侧睾丸肿大且触痛(+)。结合患者的症状、流行病学史,首先考虑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诊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尿淀粉酶、大便常规、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血清学(淀粉酶、脂肪酶)、心电图、腹部及泌尿系统超声的检查。

知识点
睾丸炎鉴别诊断

1.急性附睾炎 常有留置尿管及尿道内器械操作史,起病急,可有突发性的阴囊肿大、疼痛伴明显的触痛。但最初仅附睾肿大,睾丸可正常或稍硬;当附睾炎症波及睾丸时,睾丸与附睾之间的边界不清,均有触痛。

2.急性化脓性睾丸炎 也可表现为突发性的阴囊疼痛、肿大,但无腮腺炎病史,通常睾丸、附睾肿大且界限不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门诊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WBC 10.32×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5%,Hb 121g/L,PLT 110×10 9 /L。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潜血: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糖:正常。心肌酶:正常。PCT 0.084μg/L;CRP 16mg/L;ESR 11mm/h。血淀粉酶:231U/L。尿淀粉酶:1250U/L。血脂肪酶:96U/L。心电图:未见异常。腹部+泌尿系统超声:左侧睾丸弥漫性肿大。

【问题6】如何判读、分析该患者的检查指标?
思路

患者的PCT、CRP、ESR均正常,提示该患者细菌感染可能性不大。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轻度升高,符合流行性腮腺炎的血常规特点。血清和尿淀粉酶均增高,且脂肪酶未见增高,也符合流行性腮腺炎的血清学特点。

【问题7】接下来该患者该如何处理?
思路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腮腺肿胀前7日至肿胀出现后9日均有传染性,该患者应收住院,入住呼吸道隔离病房,做好床边隔离,加隔离标记,防止患者间互相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问题8】对于该患者,应如何治疗?
思路

目前临床诊断考虑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则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软食为主,避免酸、硬、甜等刺激性饮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证液体摄入量。

2.抗病毒治疗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效药,可使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注射抗病毒治疗,有加速消肿、缩短热程的效果。

3.对症治疗

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可用棉花垫和丁字带托起阴囊减轻坠胀感,若红肿明显可局部间歇进行冷敷;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样适用于重症腮腺炎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等)。

住院后治疗

该患者住院后使用利巴韦林1g静脉注射1日1次抗病毒治疗,住院第3日最高体温下降至37.5℃,自觉乏力、食欲减退明显好转,腮腺及睾丸肿痛感减轻,睾丸缩至约3cm×4cm大小,复查血淀粉酶167U/L,尿淀粉酶660U/L,血常规示WBC 6.7×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Hb 111g/L,PLT 98×10 9 /L。

【问题9】对该检验结果应该如何判读?下一步应如何处理?
思路

此结果和临床治疗效果相吻合,治疗有效,继续目前治疗方案不变,继续观察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尤其腮腺及睾丸肿胀为重点),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同时按丙类传染病报告。

【问题10】何时能出院解除隔离?
思路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3日以上,症状体征缓解,腮腺肿大时间达9日方可出院解除隔离。出院1~2周后门诊随诊,复查血常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泌尿系统超声等。

【问题11】除睾丸炎外,流行性腮腺炎还有哪些并发症?
思路

由于腮腺炎病毒有嗜腺体和嗜神经性,常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腺体、器官引起并发症。

1.脑膜脑炎

较常见,常在腮腺炎高峰时出现,也可出现在腮腺肿大之前或腮腺肿大消失以后,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克尼格征阳性等,脑脊液的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主要是淋巴细胞增高,脑电图不似其他病毒性脑炎明显,以脑膜受累为主,预后大多良好,常在2周内恢复正常,如侵及脑实质,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等,并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2.卵巢炎

5%~7%的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症状多较轻,可出现下腹痛及压痛、月经不调等,一般不影响生育功能。

3.胰腺炎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较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大数日后,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和触痛,伴发热、寒战、反复呕吐等。由于单纯腮腺炎即可引起血、尿淀粉酶升高,因此淀粉酶升高不能作为诊断胰腺炎的证据,补做脂肪酶检查有助于诊断。

4.耳聋

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不高,大多为单侧性,不易及时发现,治疗困难,可成为永久性耳聋。

5.肾炎

病程早期可有一过性轻微肾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肌酐清除率异常,少数有镜检血尿和蛋白尿,但很少有水肿和高血压。

6.其他并发症

心肌炎较常见,而乳腺炎、胸腺炎、甲状腺炎、泪腺炎、关节炎等偶可发生。

【问题12】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误诊原因。
思路

多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流行病学史明确,症状体征典型,误诊率较低,但其并发症较多,误诊情况多发生在无腮腺肿大患者或并发症出现在腮腺肿大之前者,另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腮腺肿大被误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流行病学史的询问,掌握好鉴别诊断,全面、综合地分析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知识点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接种

妊娠早期易感孕妇应避免接触患者,以免造成胎儿感染。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至少可维持20年。应用麻疹-腮腺炎-风疹(MMR)三联疫苗抗体阳转率可达95%以上,推荐对大于12月龄小儿、青春期和成年无自然感染史者普遍接种。12月龄以内婴儿因存在来自母亲的相应保护性抗体,故不用接种。妊娠期、严重发热性疾病、过敏、近期接受过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抑制患者暂缓接种。

(李家斌) udPlZ41xaZ8dbuP8gXwh0AupS7ESKjvhIWoPeKOvHqZb41LjImRCPIIqZXre0L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