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参与医学教学和考核,并可能扮演着考官和教师等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培训和考核对象的成长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其正式踏上岗位前,我们必须对其进行考核,判定其是否已达到培训的目标,是否已具备表演、反馈、评价三方面的能力,以确保其能胜任未来的工作要求。标准化病人应执行严格的准入考核,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同时工作过程中,还应该设计各种定期考核和评估,以保障标准化病人的教学和考核质量。
1.表演能力考核
对案例信息记忆的准确程度;角色扮演的真实程度。
2.评分能力考核
对学员/考生行为记忆的准确程度和观察的敏锐程度;打分的规范和合理性。
3.教学能力考核
反馈讲解的条理性;反馈讲解内容的正确性;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能力;是否提供学生再次练习的机会。
采用情境模拟考核。选取没有接触过案例的高年级学生来扮演学生或考生与标准化病人在模拟场景中完成问诊或查体,1~2名熟悉问诊或查体教学的教师作为考官,全程观摩互动过程并同步打分,打分内容既包括标准化病人的评分内容,也包括专用的标准化病人考核表。考官比较标准化病人和自己的打分差距,对标准化病人存在的问题给予反馈并给出考核结果。
1.日常考核。
2.三方反馈 标准化病人、教师,以及被教学或考核的学生通过填写反馈调查表等形式反馈任何意见和建议。
3.定期工作总结会。
4.定期考核。